五代人的假期故事
2014年01月2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又一个寒假到来,中小学生如何度过假期?调查发现,怎样度过假期,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还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
曾有人这样形容不同时代人对假期的看法:
50后:“收稻谷、喂鸭子,忙。”
60后:“我几乎都是在农田里度过的。”
70后:“那时候大家一起烤地瓜,就我的没熟。”
80后:“山上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又可以大吃一顿了。”
90后:“我期末成绩不错,爸妈奖励我到昆明旅游。”
00后:“今天我要上奥数班,明天要去书法班,周末还有舞蹈培训……”
60后:
来不及计划的暑假
小辉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江苏人,在她的记忆里,假期等同于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疯玩”,甚至没有什么规划。
“村里每周有三次露天电影,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孩子,到了假期,满村子都是呼朋唤友的喧闹声。小伙伴们一起爬树摘果子,下河塘抓鱼虾,好不热闹。”
“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寒暑假总觉得日子过得很快,来不及计划什么。”
70后:
无所事事的自由
70后的小秦从小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跟60后的小辉相似,儿时的小秦从不感到孤单。从小学到中学,小秦的同学、朋友家都离得不远,玩伴特别多。
出生在城市的小秦说,那时候父母都要工作,假期没有时间看管孩子,都是放养式。顶多就是督促孩子:假期要结束了,老师让练习的字写了没?但城里的孩子毕竟没有太多冒险经历,顶多就是在小弄堂里踢足球。
80后:
兴趣班,从兴趣开始
上世纪80年代起,社会对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各种假期兴趣班开始兴起。1983年出生在福州的小苏对此印象深刻:“那时奥数班、写作班开始出现了,但父母没有逼我上,只是每天都要老老实实在家至少练一张毛笔字。”同为80后的小彤也有同感,她说,儿时自己学过的兴趣班很多:美术班、演讲班、小主持人班,等等。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很有意思。
小苏回忆说,“为了鼓励我,爸爸答应只要我写一张字就会给一块钱的奖励,这成了我在暑假里零花钱的主要来源。”
90后:
除了补习班就是“宅”
90后的小陈给自己贴了个标签:“宅男”。假期里,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占据。即使不学习的时间,也是在家里玩玩游戏或是看看书,几乎足不出户。
小陈的暑假被清晰地分割为两个部分:初中之前,在老家福建的一个村庄度过。假期里,三五好友经常上山放牛、砍柴、抓蝉、游泳……初中后跟随父母迁移到上海,高中以后,但凡假期,就少不了与补习相伴。
00后:
假期怎么过家长说了算
每天都在赶作业,还要准备一场钢琴比赛,接下来还有一个英语训练活动和一场钢琴表演……虽然只有三年级,但父母早就把圆圆的假期排得满满当当。唯一让圆圆期待的是去南宁姥姥家过年,终于有一点可以喘息的时间。
为了练琴,圆圆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因为父母觉得,相比绘画,钢琴对圆圆的成长更有帮助。曾有几次父母想带着圆圆去旅行,结果都是因为严格的钢琴教师没有批准而泡汤。
(作者:张鹏,转自《文汇报》,有删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