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貌 时代水准
2014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露全貌
  “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2013年山东美术界和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些作品有的参与了十艺节优秀作品展,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但也有很多未曾为大众所知。因此,自1月24日开始,山东美术馆推出“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展览”,展出国画、油画等作品60余件,其中26件曾经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人们可在春节期间一睹这项“大工程”的全部风采。

高水准获国内专家认可

  “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我省美术史上一项耗时长、参与人数多的大工程,最终从全省各地推荐的479件作品中选拔出了63件优秀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巨大的工程量与丰富的美术类别,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也获得了众位评委的认可。对此,《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说,“我参加过很多个省的评选、展览,相比较而言最好的是广东和上海,山东紧随其后。这反映了山东新时期美术创作的一个新面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都很出色,尤其是版画比较突出,这在其他省市版画是不被纳入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的。而且雕塑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在艺术语言上都比较完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常务副主任丁一林则认为,这次我看到国画的整体水平很高,还有相当多的工笔作品出现。同时,油画的实力也是不错的,方方面面都经得住考量和推敲。”

“山东风格”引发美术走向思考

  本次入选作品《烟台开埠》、《甲午悲歌》、《孙中山视察黄河大铁桥》、《五四运动在山东》、《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以恢弘的气势和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齐鲁风貌。
  关于本次展览的入选作品,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孔新苗认为,“从此次完成作品中可见,多数作品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扎实、生动地刻画了历史事件的典型瞬间与主体形象,在颂扬为民族、为国家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彰显为祖国、为事业全心投入的价值理想,呈现为大众、为社会热情建设的工作业绩方面,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优秀作品。此外,山东美术家历来以画面构成的丰满与细致、形象刻画的写实与深入见长,本次历史画创作由于多是大幅面构图,这一特点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通过本次历史画创作的集中展示,山东美术家与美术研究者、教育者应借此进一步思考山东美术创作今后的走向与特点定位。”

“大工程”有细节,将为山东留下财富

  “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杨松林认为,“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山东可以说是首次。很多艺术家缺乏主题性创作经验,因此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工程艺委会坚守艺术标准,对每位画家及其作品反复进行评议和指导,多次组织画家就历史画创作问题进行学习、研究、探讨。最终入选的作品,既做到了在艺术上感染人,同时又能让人民了解山东近百年来的重大事件与重要贡献,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山东美术馆馆长徐青峰在介绍展览时说,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山东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创作工程的举办过程也为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入选作品也将由山东美术馆永久收藏,相信本次展出将带给广大观众高雅的艺术享受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东野升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