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十年拿到23万赔偿款
一死五伤,在泰山区法院调解下,被害人或家属得到赔偿
2014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1月26日讯(记者 侯峰 通讯员 张梅) 23万元的赔偿款,受害人苦苦等了10年,近日,在泰山区法院协调下,一起“一死五伤”的交通事故赔偿款,终于送到被害人及家属手中。
  2004年,兼职从事二手车交易的赵某,把一辆汽车交给了想搞黑出租的王某,王某叫上不会开车的帮手刘某,上路教给他开车。就是这第一次上路,第一脚踩在油门上的急刹车,造成了一死五伤的悲剧。经依法审判,刘某获刑二年,被判承担人身损害赔偿款总计23万余元,赵某、王某对民事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执行案件几乎在立案之初,就陷入了慢节奏:三名被执行人虽然都有固定工作,却都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才在寻找兼职门路的过程中闯下此大祸的。赵某、王某的家属都是家庭妇女,没有收入和其他生活来源。刘某的父亲常年生病,不时需要住院治疗。刘某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在审判期间已经倾尽所有;肇事报废的汽车,只卖了几千元废铁;赵某在农村的一套未完工的小产权房,也不符合处置条件;王某则一直通过变换工资账户躲猫猫。2009年之前,案件执行到位款尚不足10万元,其中王某缴纳仅千余元,各受害人一度表示了极大的疑问。
  承办人接手该案后发现,虽然各被执行人都有经济困难,但履行情况极不平衡,造成了互相之间的攀比观望和迟滞。决定把突破重点放在王某身上。执行员专程赶到济南王某的工作单位,找到单位的财务部门,从源头上冻结了他的工资和其他福利收入,后又有效控制了其退休金账户。自此,刘某坚持每月定额交款,刘某坚持每月定额交款。赵某直至2011年去世前,一直缴纳赔偿款。王某也在重压之下,一边将退休金全额缴纳,一边由其子女出面,积极寻求和解途径。
  2013年12月下旬,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之后,承办人又集体约谈了刘某和王某,要求他们拿出最大的诚意,争取对方最大程度的谅解,以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近日,各被执行人将双方和解商定的最后一笔赔偿款交到了法院,结束了10年的等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