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过年病”教你一手咋自救
2014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教市民急救知识。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王雷 李永红
  据往年各医院急诊统计显示,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酒精中毒、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对此,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教市民在遇到相关病情发生时,能够有法可依。
发生心脑血管病 首先保证通风
  春节期间,许多潜在的因素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气候寒冷使人体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容易出现收缩和痉挛,易引起体内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春节期间也容易因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血管内脂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
  症状及应对措施:1.一旦出现晕厥,要让病人平躺在通风的地方,抬高下肢,饮用糖开水或者用力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位置)。如果不能恢复,要立即送往医院。2.高血压病人发病后,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立刻服用降压药。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3.心脏病病人发病时,解开颈、胸、腰部比较紧的衣服。保持患者温暖,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盖好。
急性胃肠炎可口服淡盐水
  节日期间,很多家庭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打牌、游玩、走亲访友,吃饭也变得没有规律,引起了胃肠道黏膜急性炎症性改变。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脱水、休克。一般来说,急性胃肠炎病人多是恶心、呕吐在先,接着出现腹泻,腹泻每日从3-5次甚至达数十次。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尽量卧床休息,同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或是冲兑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体液。如呕吐持续或是腹泻严重,则需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静脉输液。此时,病人应吃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来缓解胃肠负担。
亲友相聚切忌空腹饮酒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而不加节制地饮酒则是引起酒精中毒的直接原因。每年春节期间,医院急诊室都会有不少人因酒精中毒来治疗。
  主要症状:酒精中毒者除了有呕吐现象外,在神经兴奋期时还会有话多、言语不清、动作笨拙等表现。当中毒者进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等。
  应对措施:如果有人因饮酒过量出现狂躁症状,也千万不能使用镇静剂,更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春节管住嘴 血糖才能“走得稳”
  本报1月26日讯(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李爱学 赵丽娅) 春节将至,家人团聚,免不了美食美酒,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吃嗨喝嗨了,反容易造成危险。
  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戴玲介绍,“糖尿病患者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管好自己的嘴,每天喝啤酒不超过350毫升,更不能喝白酒,在饮食上也要多注意。”据戴玲介绍,春节期间饮食普遍多油高热,加上人们会不经意地增加一些零食摄入,容易引发血糖升高。此外,生活节奏易被打乱、过度娱乐、熬夜,以及少服药、漏服药也是导致糖尿病重症患者春节期间集中高发的重要原因。戴玲提醒大家,节日期间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时,最好能制定一份自己的菜单,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要加以明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