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杨氏族人杨清皋在海源阁前对记者讲述了杨家宅院的相关情况。 本报记者 孟凡萧 摄
本报记者 孟凡萧
我国首个家族研究书系——《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经过4年编纂,于近期问世。书系记录了影响过齐鲁文化的孔家、孟家等28个名门望族的发展史。这28个大家族聊城有2家,分别是清代聊城的傅氏家族、“海源阁”杨氏藏书世家。
“清代聊城杨氏藏书世家经过四代人的努力,使海源阁成为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杨家作为聊城名门望族不仅影响了齐鲁文化,就其巨量藏书而言,对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重要贡献。”对聊城历史文化有较深研究造诣的东昌学院副教授范景华说。
辉煌>> 四代痴志藏书 兴衰历经百年
“杨氏藏书,从杨兆煜、杨以增到杨绍和、杨保彝,有着百年的辉煌历史。”范景华告诉记者,杨氏藏书由兴而衰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杨以增之父杨兆煜广搜东路书源,奠定了藏书基础;杨以增遍搜南北精品书籍而建立“海源阁”藏书楼;其子杨绍和扩大了藏书规模;其孙杨保彝精心保护、整理书目;其曾孙杨承训饱经战乱之苦,藏书损失严重。
杨以增(1787—1855),自幼博览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道光二年(1822)成进士,历任贵州知县、贵阳府知府、湖北安襄郧荆道、陕西布政使等。杨以增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修建了海源阁藏书楼。杨以增次子杨绍和(1830-1875)进一步搜集各地书籍精华。杨以增的孙子杨保彝(1852-1901)曾编集《海源阁书目》六卷、《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总收录达22万余卷。
“由于杨氏几代人博集广收,使辗转吴越间几百年之文献,几乎被杨氏一网打尽。”范景华说,海源阁与皇史宬、天一阁、文渊阁并誉为中国四大藏书楼,成为清代私人藏书的典范。
佳话>> 孝行铭刻史册 义德传扬民间
“杨家几代人,为官清廉,忠厚孝顺,留给后世的故事传说也不少。”聊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高文广介绍,担任候选州吏目的杨如兰,是杨以增的祖父。乾隆年间,清政府派人查办义军头领王伦的余党,杨如兰负责保管王伦余党的花名册。花名册中有人名过万,其中有无数无辜之人。杨如兰夜间放了一把大火,将花名册扔在其中烧掉了,随后他去自缚请罪。山东巡抚被他的义行感动,并未对他治罪。
杨兆煜任墨县教谕时,在面临升迁的机遇下,他为照顾生病的九旬老母,毅然辞职返乡。高文广说:“他当时60多岁了,每天围着母亲转,被称为‘孝直先生’。”
“杨家最早定居在古城东北隅一个叫‘杨家坑’的南沿上。杨兆煜在观前街中段建了一处二进院子附带后园子的住所。后来,杨以增又在观前街东头盖了新院。”年逾六旬的杨氏族人杨清皋说,人们常说的‘杨家大院’就是指杨以增建的那个院子。院内有五进青砖瓦舍的院落,后头还有大花园。”杨清皋说,院落建筑青瓦起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进入大门后,是第一进院落;二门内,是穿堂客厅,之后再往里走则多为住房。各院落都有东西厢房。大门靠东有一便道,直通东跨院,“但见海源阁巍然耸立,它坐北面南,为四间二层旧式楼房。大花园中,种植着名花异草。花园东侧有碾坊、厨房、粮仓、马厩等。”
衰微>> 乱世图书不保 豪宅人去楼空
范景华介绍,民国年间,为了避免藏书毁于战乱,杨承训在1927年将主要宋元珍本移藏于天津英租界寓所;然后又将所藏明清版本的书籍,移藏于济南杨氏新居内。1931年,将部分宋元珍本抵押给天津盐业银行。
“而留在聊城的藏书,陆续在战乱中损失了。”范景华说,海源阁藏书屡次遭患,第一次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土匪王金发占据聊城,珍本损失极大;第二次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天,匪徒王冠军占据聊城,书籍、字画、古玩都有较大损失;第三次是1938年,劫余书籍运到田庄厚遗堂收藏的一部分又在日军侵略的战火中化为灰烬。
杨清皋说,民国中期,杨家大院人去楼空。该院于1930年至1937年间成为国民党部队的兵营。1938年,山东省政府流亡聊城时,此院安设“主席行辕”。日据时期,又成为日军和伪治安军的司令部。1945年秋至1946年底,这里是赵振华旅和郭培德团等国民党军队的司令部。解放初,聊城军分区设在此院。
目前,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正在加速进行,千年古城将浴火重生。而相关规划已将“杨以增故居”列为复建景点项目,据悉不久将实施动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