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凭感觉,说明知之甚少
2015年08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专业的知识和公开的信息相配合,社会监督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类似设施在建设或使用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问题,也才有可能更及时地被发现、被举报。
近来,本报联合省安监局开展线索共享,不少市民通过本报96706热线电话,反映了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记者梳理发现,市民们的来电普遍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较多使用“很近”、“一墙之隔”等模糊性较强的语言,更像是在咨询自己身边的一些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或许是受最近的几场爆炸事故的影响,公共安全成为热门话题,而读者的踊跃来电,则说明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增强。只不过,当线索举报变成了咨询,针对的还是自己家门口的一些常见设施,反映出来的则是信息宣传和知识的普及方面存在欠账。为了减少甚至杜绝身边的安全隐患,需要社会监督与相关部门的履职形成合力,而社会监督要想发挥实效,既需要相对专业的安全知识做基础,又离不开相关信息的透明公开。
就像本报接到的诸多来电中,反映最多的就是城市里的加油站,或与居民小区一墙之隔,或靠近人流涌动的商超,至少给人的感觉是存在“风险”的,但这种对安全隐患的判断,也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事实上,国家对于相关设施都是有专门规定的,与各类建筑物的距离标准更是精确到米,如果安全知识的普及做得再好一点,那些临近居民区的化工企业、加油站等也将相关信息及时告知,相信不少居民就会发现,一些担忧或许是没必要的。
当然,不光是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安全感,专业的知识和公开的信息相配合,社会监督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类似设施在建设或使用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问题,也才有可能更及时地被发现、被举报。就像近来国内发生的几场爆炸事故,都是在事后才爆出企业选址与居民区距离过近的问题,甚至直到发生事故之后多日,居民们才从媒体的报道分析中得知,身边的企业存放或生产的货品有多么危险,能够对人体造成多么严重的危害。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知情权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建在市民身边的设施,事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要保证安全宣传的到位以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在这方面,大气保护已经做出了示范,正是由于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监测数据的公开,曾经靠“看天”判断空气质量的公众,现在对各类污染物以及不同的污染源,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与此类似,像城市里常见的燃气站、加油站等,包括选址的标准如何、应配套哪些防护设施,以及相关企业是如何防范风险的,理应给利益相关的居民一个“明白账”。
从目前的安全形势来看,特别是考虑到近来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公众心理或多或少会有恐慌情绪,此时更需要对公众的知情权做充分的保障。只有“防患于未然”,一些安全隐患包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才有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至于项目上马再遭抵制停工,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更不至于等到事故发生,附近居民才如梦初醒,像瘟疫一般传播着恐慌情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