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对大学生是良好的锻炼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的自习教室中,暑假不乏埋头学习的身影。 本报记者 万兵 摄
济南的各个高校还在暑期模式中,多数学生尚未返校,但校园里还是可以看见不少留校的大学生。他们或学习充电,或为考研冲刺,或志愿服务,或实习,这些不回家的大学生,暑假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本报记者 万兵 实习生 刘星辰
□学习一族:
享受双学位课程
带给自己的快乐
上完法学课,张子华回到宿舍拿起手机刷起微博,偶尔发出爽朗的笑声。她说她的课占用暑假很多时间,结课后才可能回家。
张子华是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大二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知识外,她还修了法学学位。当被问及为啥不回家的时候,她说:“当然想啊,我家在甘肃,太远了,所以基本不回家。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也会很想我,可是我要修双学位,没办法。”
修双学位期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每天9节课,周六周日有时也会用来上课,当然最后还有双学位3门课程的考试。就这样,双学位的课程把张子华的时间占得满满的,甚至比平时上课还要更紧张一些。
张子华说空旷的校园让她更加想家,但她更享受学习充电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虽然在学校吃饭洗澡都不太方便,可是我想到是在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感觉没什么了。”张子华说,自己很喜欢法学,也希望以后能够通过司法考试。
“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我才能从事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现在的努力是值得的。”说这些的时候,张子华整个人都是积极而乐观的。
□考研一族:
为考研学生冲刺
全面晋升为“学神”
晚上9点半,山东政法学院的李健(化名)一身大汗从健身房回到学校。这是她考研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留在学校复习考研成了这个暑假她的主要任务。埋头学习不假,也得有个好体魄做保障,因此健身和复习一并成了她暑假的两大任务。
为考研,李健笑称自己已全面晋升为“学神”。她会在自习室待到晚上十点再回宿舍,周六周日也是与复习资料为伴。在炎热的天气里,她小小的身体爆发着巨大的能量。
复习考研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早在暑假来临以前,李健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复习。她打算利用暑假的时间进行二轮复习:总结专业课二轮重点、背完英语单词、做真题、听完政治课。
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她还做了详细的计划,在小本上清楚地写着几点复习什么、用时多久等。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考研成功。
“暑假不回家留在济南又热又有诸多不方便,可是这都没什么。我只希望明年的现在我是享受着中国传媒大学的暑假时间,未来我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拼命努力的自己,然后为自己感动。”李健信心满满。
在考研的道路上,李健并不孤单。山东师范大学校园里,可以看见不少背着书包、拎着水壶的身影。教学楼内不少教室的电风扇仍像往常一样吱呀呀地转着,埋头复习的大学生们心里揣着不同的梦想,但都做着同样的努力。
□实习一族:
丰富提升自己
将来找个好工作
大学的时光似乎总是很充裕的,暑假简直只能算个边角料。但就是这点边角料,也被很多大学生好好利用起来,为踏上社会、锻炼自己能力开始做准备。尤其是最近几年,就业压力加大,暑期实习越来越被大学重视。
在中国石油大学就读的赵文豫(化名)说,暑期实习已经是学校的传统,要求至少得有一个半月。这里面有受学分驱动的原因,但实习过后,赵文豫还是觉得能够学到东西。“可以学以致用,丰富自己的简历,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将来找个好工作。”他说。
□志愿一族:
看起来简单的事
做起来其实很磨人
没有考试压力、也没有实习安排,刚刚结束大一生活的李昱佳暑假也没着急回家。因为19岁的她是山东建筑大学“文明交通·和谐济南”百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队长。
7月18日到22日的这几天里,她和小伙伴们在济南交通拥挤的各大十字路口和车站协助交警,对行人、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并正确引导行人过马路。
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李昱佳和队员们在暑假开始前就已经在做准备了。“跟济南交警方面沟通、筹划活动,还要设计调查问卷,寻找最美行人。”李昱佳说,看起来不复杂的事儿其实很磨人,不光准备工作很琐碎,对于和社会接触,还是学生的他们也常常碰壁。
“这种志愿服务既可以锻炼自己、又能协助交警,我们每个参与的人都能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李昱佳说,“‘体验协警,成长自我’也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去做份兼职赚点零花钱时,李昱佳也有自己的解释:“兼职也能锻炼自己,但做志愿服务和兼职不一样。比如,平时看着交警贴罚单挺酷,却从来不知道后续一系列对表格和资料的整理竟然那么麻烦。”
□大学辅导员:
两成大学生留校
多数为暑期实践
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辅导员于泽华说,随着当前大学生独立生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暑假留在学校开展一些学习或实践活动。
“就我们学院而言,今年暑假留校学生约占20%。集中留校时间分为两段:一段是放假初期,参加集中社会实践的学生较多;一段是8月初,辅修双学位的学生较多。”于泽华介绍,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包括“文明交通,和谐济南”百人志愿服务团队在内的9支队伍开展集中实践活动,参加者约占留校学生人数的70%。
“对于社会实践,我们学院并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以鼓励为主,辅以一定的奖励措施,同学们也都比较主动,围绕志愿服务、一带一路、聚焦三农等话题积极立项组队,近几年涌现出许多有新意的队伍。”于泽华介绍。
但无论是留校做什么,在师长看来,有一定的计划性都是必要的。暑假正是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的良好时机,按照放假前制定好的接近自己目标或兴趣的计划,并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
“比如,有的同学喜欢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接触社会,部分同学通过辅修双学位来学习知识或技术,还有一些同学通过实习实训来体验生活等。当然,即便是选择在家休息,也要闲有所乐,绝对不能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于泽华说。
同时,于泽华也提醒留校大学生,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假期,首先时刻确保安全第一。同时要善于总结,学会适应社会,这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此外也要学会感恩,既要感恩父母,也要感恩社会,心存感恩会收获更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