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纪委在乡镇街道设立“联合办案组”
查办熟人案,不再心太软
2015年08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制图:褚衍冲
  本报济宁8月24日讯(记者 黄广华 通讯员 满晓明) 济宁市纪委创新联合监督模式,在乡镇街道设立“联合办案组”等,破解基层纪检人情案、熟人案等监管难的难题。
  “一个单位就这么多人,不少都是多年的感情,处理谁都得罪人;再者,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力量相对分散、力度不够……”一位参与联合办案的负责人介绍,全市每年查处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数量占全市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数量的60%以上,这足以说明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基层纪检力量薄弱、监督执纪乏力的现状。
  “联合巡查组”的出现破解了济宁市基层纪检力量薄弱、执纪监督乏力难题,今年4月全市在11个县(市、区)纪委推行了“联合监督执纪”工作模式。“联合监督执纪”工作模式就是在保持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以县市区为范围,打破部门区域划分,由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综合调配统管派驻机构干部和乡镇街道、未纳入统管的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立足监督检查、纪律审查、重点巡查三项职能,成立“联合巡查组”、“联合办案组”、“联合监督检查组”,下设若干小组,统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截至7月,联合巡查组共巡查单位91个,发现问题线索879个,提出意见建议760个,制定整改措施726个,移交问题线索66个,立案并查实13个,处分人数7个,追缴违规资金41.0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0.89万元;联合办案组共初核问题线索478个,立案328个,其中大案要案96个,结案20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209人;联合监督检查组开展监督检查142次,发现问题线索164个,查实84个,问责处理5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7人。”济宁市纪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到4个月,联合巡查组交出了一份令百姓满意的答卷。 

 相关链接 
联合监督办案 群众利益有保障
  据介绍,金乡县第二勤廉巡查组巡查卜集镇期间,工作人员接到一位老党员的电话,他反映辛王村的书记辛某“压榨百姓”,但当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时,对方却轻叹了一口气说:“算了,乡里乡亲的,我只是看不惯,不说了……”
  巡查人员通过积极工作,最终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让他说出了辛某截留侵占危房改造补助款8000元的经过。问题线索移交后,办案人员很快查清了违纪事实,辛某的行为构成侵占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返还当天,当事人颤巍巍地接过8000块钱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今年上半年,嘉祥县第五联合巡查组在梁宝寺镇巡查期间,接群众举报后集村“两委”虚列工程款用于吃喝招待。发现全县部分村存在“三资”管理不规范、村级账务往来记账不及时、坐收坐支等现象。县纪委向县委提出在全县开展一次农村“三资”清理清查专项整治活动,县委根据建议在全县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清查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办法》等制度。活动中,共查处乡镇、村干部侵占村集体资金、贪污惠农资金、套取国家补贴等案件1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4人。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