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泛福利化”造就医保之困
2016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武洁

  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医保基金中长期支出压力加大,居民医疗保险的巨额财政补贴风险正逐步显现。记者了解到,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比例或将上升。有专家认为,从筹资机制来看,财政补助已经占到筹资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1月11日《经济参考报》)
  医保的“泛福利化”,的确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数字为证。六年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的增幅一直高于人均个人缴费增幅,人均筹资总额中财政补贴的比重越来越大,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之比已接近4∶1。换言之,如今的医保基金来源构成中,财政补贴已然成为主力,个人缴费不过是个零头了。
  不过,医保的“泛福利化”,却绝非参保人的“福利”。真实的情形是,与社保类似,现行医保并未坐实个人账户,而是以“现收现支”的方式进行统筹。而医保的支出,本身与年龄结构密切相关,一个人一生的医疗支出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更多集中于老年甚至死亡前的一段时间。而随着中国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多,很大程度上才是医保开支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在职劳动者也即医保缴纳者的人数下降,花钱的多了,缴费的少了,也正是导致医保愈发收不抵支的关键因素。
  可见,巨额财政补贴,并未补贴当期的参保缴费者,医保的“泛福利化”,也并非当前参保者的“福利”,而不过是为代际转移的医保制度还欠账罢了。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当年轻人越来越少,抚养比越来越高,如今的医保缴费者年老之后,医保兑付还能否“击鼓传花”下去,绝非杞人忧天。
  某种程度上,错位的“泛福利化”,正是当前医保政策进退维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击鼓传花的医保规则的确难以为继,必须尽快改变;而另一方面,一旦提出退休人员缴纳医保,或是增加个人缴费比例,由于“现收现支”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遭遇民意反弹,也就在所难免。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保“泛福利化”或许从财政视角来看是不争的事实,但医保“福利化”背后代际转移的制度因素,其实更需反思并调整。毕竟,医保政策因素导致的亏空,由财政补贴其实算不上什么“福利”,而唯有从制度上坐实医保个人账户,让医保缴费与权益真正对等,医保才能跳出当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