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胡同的百年记忆:
这里的人家崇文尚武勇
2016年01月2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十县胡同。 (资料片)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本报聊城1月26日讯(记者 杨淑君) 近日,记者找到之前拍的一张老照片,原居古城西北隅的一位老居民告诉说,这是一条老街巷的旧貌。见记者感兴趣,便口若悬河地讲了起来。
他说,这条老街叫做“十县胡同”。十县就是十个县的意思,清朝后期东昌府管辖十个县,说准确一些是“一州九县”,有高唐州和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恩县。这条胡同的东首离东昌府衙门口只有100多米,各州县驻东昌府的办事机构均设在这条胡同里,州县官吏来府公干都住在这里,所以有了这个街名。
这是一条不足200米的东西街巷。照片上左侧是路南,从外往里看就是从东往西看。第一个大门西侧是一个小胡同口,这个小胡同弯弯曲曲通向楼西大街。从小胡同中间分开,南半截人家属于楼西大街,北半截人家属于十县胡同,这从他们的门牌上可以看出来。五六十岁的居民不知道这个小胡同历史上曾经有个名称,只有耄耋老者才能告诉你,这里解放前叫做“郭家胡同”。
郭家胡同里有个武术师,是查拳名师丁祖文,老人家现在已经80多岁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少年在他的小院里随他习武。后来他又在公园里授徒。他多次担任省、市级运动会的武术裁判及裁判长。他的三子丁明业自幼随父习武,多次获得全国及国际比赛太极推手冠军。
十县胡同原本有尚武的传统。照片中路北有棵高大的水泥电线杆,屠姓人家住在那地方。民国年间有个屠保君,是一位大洪拳名师。街上及附近的陈广恩、王玉河、陈培昌等人都经常和他一起舞拳弄棒。每到元宵佳节,这些人便手举内装十几根大蜡烛的龙灯舞上街头,翻滚腾挪,赢得阵阵喝彩声。
照片中路南第一棵树西侧,有一个大门,那里是古城知名老文人范敬修的家。范敬修早在1931年,就与国画家呼盉斋、篆刻家崔蕴璞一起举办过“三友画展”,稍后又与崔蕴璞、崔鼓源等人创办“铁石印社”。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曾在国民党部队担任电台台长,解放战争时随部起义。解放后在街道油漆门市部从事刻字、制作招牌等工作。他篆刻功力深厚,还擅长石雕木雕。一生淡泊、不计名利,有古儒遗风。
十县胡同原本也有崇文的传统。清末到民国年间,这里有一位老秀才叫李守素,字琴轩,平生执教私塾,博学多识,能言善辩,擅写讼状。而又喜欢研究历史、搜集地方掌故,写过《东昌旧话》、《聊斋续志》。民国年间两次参加续修《聊城县志》,还与民间文人组织过聊城孔教会,担任会长。
此外,这里还有名吃、名厨。住在郭家胡同里的高士玉是当代聊城著名烹调师,烹制的“煎丸子”“糖醋鱼”“油爆肚”“空心琉璃丸子”独具特色。其三子高文平承接家传技艺,在国际、国家烹饪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如今高氏烹饪技艺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而在民国年间,路南西端居住的王玉河,以卖甜沫为生计。他做的甜沫,以优质小米、黄豆,拌上胡椒粒,磨成汁液,煮开后撒进豆腐丁、黑芝麻等,味道醇厚而特异,成为一方名小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