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多还想投资,众筹去炒房
花1000元就能买房子,风险和监管谁来担?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媒体报道,中国众筹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房产众筹项目也悄然兴起,由于门槛相对较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众筹买房的队伍。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众筹炒楼面临不少风险,需谨慎参与,政府也应理性加以引导。

  熟人之间“凑份子”
  媒体报道,广州(楼盘)的黄小姐近期正准备和朋友合资买一套房。因为在广州和南宁已分别有一套房,按照广州正在执行的限购政策,黄小姐已不具备再购房的资质,但抱着房价看涨的心态,她决定采取众筹这个方式“曲线”投资。
  按照黄小姐的计划,她和朋友将签订一份合约,以朋友的名义购房,在合约上注明各自出资的比例,未来大家商议决定出售房屋后,再按出资比例提取利润,倘若投资房产失败,也各自依据比例承担损失。
  报道称,如果说黄小姐与朋友的这种联合炒房顶多算是熟人之间的“凑份子”,那么以不同方式出现的众筹炒楼平台,以及这些平台所标榜的“低门槛”“高收益”“高回报”,正在吸引更多人士借助这种杠杆手段投入炒房行列。
  深圳(楼盘)二手房众筹平台“拼房网”声称,起投价1000元。据这个去年10月上线的网站资料显示,目前这一平台已完成九套房产的众筹。
  《羊城晚报》报道称,广州一个众筹炒楼的微信平台上,招募的炒房客投资金额从100万元起,他们的运作方式是:由运作团队专门负责炒楼事宜,房屋产权资料由投资方保管持有,炒楼运作团队不经手资金和产权,炒楼盈利按合作方案分成。
  这些众筹炒楼平台的出现,为资金不足又有心投资的人士提供渠道,催生出更多的投资炒房客,而刚需购房人士显然并非消费主流。
多出现在上海、深圳
  广州中原地产投资总经理黄韬受访时表示,“众筹买房”更多是金融产品的衍生,对于参与其中的人来说,买房只是过程,理财才是真正目的,不过,这种炒楼方式也要看不同地区,在广州等楼市较理性的城市,众筹炒楼的市场并不大,而在上海(楼盘)、深圳等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众筹炒楼的现象更多。
  报道称,在“去库存”成为今年中国楼市主旋律的背景下,众筹买房这种模式,为一些业内人士看好。有媒体引述方维众筹系统负责人称,关于房地产的利好政策不断,中央提出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2016年重点工作,预计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春天,“房地产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购房方式也将随之继续被炒热。
  黄韬也表示,众筹这种模式可以盘活资金,使资金的流动性加强,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也表示,众筹资金炒楼也会面临不少风险,一是楼市价格并非只涨不跌,二是中间的风险与监管由谁来承担,包括衡量平台运作是否合理、会否出现假融资等,这些都需要参与者谨慎评估,而政府也应加强宏观把控,理性加以引导。
   据参考消息、羊城晚报

投资期一年 最高收益77%
  以深圳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其推出的房产众筹项目,投资者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房价溢价收入。这家平台上的项目是1000元起投,投资期限一般为一年,投资收益则来源于一年后房价的升值部分。
  具体操作为,发起者将房产在平台上发出具体房产项目,投资者以1000元为单位投资,到期后按市场价将房产卖出或由发起人回购,溢价部分为投资人所得收益。如果房价下跌,投资人也要按照份额承担投资损失。
  据客服介绍,该平台会组织团队进行现场考察并且评估,虽然不保证投资人收益,但是目前的几个项目收益都超过了30%,最高的甚至超过了70%。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其宣称的一个项目收益率高达77%。
  记者查阅该平台资料发现,其前期的多个众筹项目,单个项目的募资额从数十万到一两百万元不等。                                   据每日经济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