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高校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背景吸引了不少内地生源。(资料片)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实习生 卜慧文
虽然距离2016年高考还有三个月时间,但香港高校的招生工作已经正式启动。3月,不少看中内地优质生源的港校,纷纷来济宣讲“掐尖”。
近年来,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持续升温,截至目前,今年共17所港澳高校来我省招生,但由于港校吸引力下降,状元选择港校的人数明显减少。
招生>> 6月上旬报名截止 学费最高每年超14万港币
春节过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港校纷纷来济南进行招生宣讲,希望招收到更多优质内地生源。
记者从省招考院了解到,2016年在我省招生的港澳高校共17所,其中香港高校10所,澳门高校7所。
据了解,香港高校对内地招生的报名截止时间大都在6月上旬。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6月3日截止报名,审查报名资料后,需要面试的专业将安排合格考生于6月30日在北京或广州进行面试,7月7日公布录取名单。
从学费上来看,今年与去年相差不大,香港浸会大学每年学费为港币120000元。学费最高的是香港大学,每年学费为港币146000元,但是,在入学后,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
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公立大学正式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2007年招生人数攀升至近1400人,2008年开始降温。2011年起又止跌回升,部分香港高校招收内地生的范围扩大至内地31个省份。
“一方面是香港的国际化环境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香港的教育质量让人满意。”不少考生家长表示,港校师资力量都有海外经历,课程设置也更国际化。
录取>> 2013年35名省状元选港校,去年仅2人
“这几年报考港校的尖子生越来越少,今年的情况会怎么样?”在一所港校举办的招生咨询会上,有家长对港校降温有所担忧。
据了解,2012年共有12438名内地生报考香港大学,最终录取了363人,其中各省市状元有21名。在2013年,8所香港高校共招生1590名,狂揽了35名省市状元。
2014年,港校对状元的吸引力开始下降。2015年各省高考状元中,清华录取43人,北大录取38人,港校只将2人收入囊中,其中理科1人,文科1人。作为港校代表的香港中文大学,2015年在内地共录取了306名考生,没有一个状元进账。香港大学共录取307名内地毕业生,其中16人为省市或单科的“状元级人马”,与往年相比质量下降不少。
“状元减少不意外,从前期的报名申请中就能感觉出来。”业内人士表示,根据阳光高考的统计,内地报读港校的考生大幅减少,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收到的申请数目均下跌。浸会大学去年收到3885名内地生申请,较前年下跌20.3%。香港理工大学收到约3500人报名,下跌幅度为12.5%。
“本来想报考香港的高校,可想到英语、粤语要求太高,就考虑国内高校了。”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举办的报考咨询会上,不少高分考生表示。
港校招生降温还与国际班有关。省城某知名高中负责人认为,通过高考进入港澳高校,解决了以前学生想留学而路径窄的难题,但现在这一优势缩小了。据悉,不少港校每年的学费都在12万元左右,而国际班花费相当,升入国外高校的几率却比较大。
就业>> 九成内地毕业生选择留港就业或升学
“虽然热度不如以往高,但我们仍然非常看重内地的生源。”在一次港校招生宣讲会上,招生人员表示,港澳高校到内地招生,十几年来经历了扩招期、降温期、回升期等多个阶段。
据悉,我省目前经批准的具有中外合作项目资质的高中总数已达37所,很多学生通过国际班等渠道去国外留学。
为了吸引内地生源,不少港澳高校增加了学生的奖学金比例。2008年起,在香港就读全日制经评审本科专业或以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包括内地生),可从事暑期工作,在毕业后还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留港一年,此项安排将有利内地生选择留港工作。
根据相关调查,大多数内地毕业生会选择留港就业或升学,返回内地就业者屈指可数,占比不足一成。以2013年为例,港校内地本科毕业生中回内地工作的仅有8%,绝大多数毕业生留港就业或升学。
报考港校,该做哪些准备?
1、想去港校,首先准备面试
在内地招生的港校中,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随内地高考提前批志愿录取,其他高校都是自主招生,需要进行面试。
港校招生面试用英文问答,内容宽泛,包括天文地理、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等,非常多元化。
有的高校面试中有小组讨论,注重考查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独特的思想,以及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和认知度。
考生不仅要熟悉各大学面试流程和重要环节,还要多多扩充知识面,提高沟通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2、融入港校生活,需过语言关
据多位港校的招生负责人介绍,香港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大多使用英语,因此对考生的英语成绩要求非常高,高考英语单科成绩120分以上,有的可能更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