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观自在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水墨人物
  ◤水墨人物
  ◤水墨人物
   画家赵初凡新作欣赏
赵初凡
  1964年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总参美术创作院艺术委员。擅长国画人物,工笔写意兼具,花鸟山水、书法篆刻、诗文多有涉猎。绘画始于工笔,后以水墨见长,艺术风格另辟蹊径,特点突出,氤氲华滋,气格古雅且具时代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绘画语言和审美体系。其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军美展并多次获奖;荣获国家文化部美术“金彩奖”、“群星奖”;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军事博物馆等专业部门收藏。
  2016年初,画家赵初凡在“2015齐鲁晚报年度艺术家”评选中获奖并在齐鲁美术馆展示其近作,获得了业界广泛关注。长期以来,赵初凡在对传统绘画笔墨语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水墨、纸张等材料的不同特点,用写意的笔法追求写真的效果,利用传统笔墨、传统工具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了自己新型的笔墨语言风格——“初凡意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四月份即将在潍坊举办的中国画节上,赵初凡将再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带来他具有个人风格特质的“意笔”新作。
  早年曾因工笔画展露头角的赵初凡在经历过不同时期风格后,画面呈现出一种游离于写实与写意之间的水墨方式,既显示了赵初凡扎实的造型和描写能力,也显示了他以简化繁的概括能力。作为一名艺术家,赵初凡不仅具备埋头苦干的韧劲,更具备不安于现状的精神,他的作品是不断出新,而非一成不变;是不满足于客观表述,而逐渐走向探求内心。在近年来的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赵初凡在笔墨锤炼、丰富修养基础之上,又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作品风格也在悄然变化:在新作中,赵初凡更加关注自身的思想活动,他开始将自己安插在画面中,以一种旁观者角度去观照一种无所碍的境界。这些新作有的被画家定义为“观自在”,也许正包含其“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新认知——追求无拘无束、无得无失的信念,对人生、人性的进一步追问和探索,下笔间也流露出赵初凡对于画面形式、笔墨品质的“有所为”,以及对世事变迁、繁华浮躁的“无所为”。
  不仅如此,他的许多新作品也在绘画造型和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并在笔墨上追求传统的精炼和纯粹,注重发挥中国画传统材料在绘画上的特色优势,笔墨语言既有现代意识又有古典意韵。赵初凡对于“墨”这一传统材料的运用使其画面呈现出一种轻盈透气的质地,不仅如此,每一处笔墨的处理、人物形象与结构的衔接都十分巧妙到位,画家自身在笔墨空间的形式处理上,恰恰是用“一笔呵成”式写完一段篇章。在画面每个物象的情态中,我们能够体察到画家对于现实主义的关怀,以及其内心深处所蕴含的创作情感。因为那人那物那情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不增不减,恰如其分的体现了画家对生命状态的认知与思考。    (东野升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