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厂将水力输送和油管输送有效融合
“组合拳”攻克水平井测试难题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3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尹永华 白宁) 随着孤东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水窜水淹,不仅导致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还致使水平井低效开发甚至导致井的报废。对此,孤东采油厂测试大队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水力输送加油管输送的“组合拳”方式,解决了水平井测试的难题。
  孤东采油厂测试大队首席工程师李振忠介绍,水平井因开发投入高、生产效益大而成为开发单位关注的重点。目前,孤东采油厂共有水平井246口,通常水平井测试主要利用油管输送的方式进行,该工艺只能获取温度、压力等参数,应用范围相对较小,既无法满足当前油田开发的需要,也花费了大量外雇施工费用。
  针对孤东油田水平井的完井技术,孤东测试大队技术人员对水平井监测的工艺和适应性进行研究和评价,确定了水力输送技术方案。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设计制作了推进式、拖拽式、小直径、低液量水平井输送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水平井井下注入剖面、井温、中子寿命等监测资料的录取。2015年12月,孤东厂测试大队测井中队在KD642P43井,经过12小时连续的施工,成功录取了该井的中子寿命测井资料,这是该大队首次利用水力输送工艺开展水平井测井施工。
  为降低作业占井时间和作业费用,这个大队还针对原有油管输送工艺,需要作业冲砂洗井后,起出冲砂洗井管柱,再下一趟测试管柱的弊端,设计制作可洗井随油管测试工具,在不影响洗井效果和仪器测量效果的基础上,将感温探头置于测试筒外侧,在测试时不受测试筒液流影响,满足冲砂洗井中完成测试施工的需求。
  元旦当天晚上,随着KD642P43水平井最后一根油管的起出,经过2天的测试,该大队利用新型油管输送工具,成功录取该井水平段油层微差井温资料。
  微差井温测试技术较之目前使用的常规井温仪器具有测量精确度高、记录数据量大等优点,适合长时高精度动态监测项目的应用。通过应用微差井温资料与中子寿命测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准确找出了该井的出水位置,为下步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了解,孤东测试大队通过研制水力输送工艺、完善油管输送工具,填补了孤东油田自主实施水平井动态监测的空白,有效降低了作业占井时间和作业费用,单井节约外雇施工费用10万余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