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省地矿五院两天免费鉴宝近400件,藏宝人几家欢喜几家悔
花千元买玉石吊坠,一测竟是玻璃造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版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李先波 盛明坤
  12日至13日,本报联合省地矿五院鉴定中心,举办翡翠珠宝玉石免费检测大型公益活动。两天时间,活动先后为市民免费检测珠宝玉石近400件,里面不少好东西。
  12日上午,省地矿五院鉴定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在地矿大厦(美若山水酒店二楼)免费为消费者进行珠宝玉石鉴定。
  张女士平时喜欢旅游,经常会买些珠宝玉石,留作纪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尤其是女士,都喜欢购买玉石珠宝类产品。但市场上的玉制品‘鱼龙混杂’,大多数人缺乏相关鉴别经验,谁也不敢保证买到手的是真货。”在张女士拿来的10多件玉石制品中,就有一件是玻璃吊坠,当时购买这个吊坠,她花费了近千元。
  “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老百姓就需要这样权威检测,而且还是免费的,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多办一些。”家住擂鼓石附近的李先生看到报纸后,带着30多件玉器前来检测,他还邀请其他好友一起。李先生带来的32件玉器制品中,经检测,有18件属于和田玉,6件属于翡翠。“专家给我做了鉴定,这样我心里也就有数了。”李先生高兴地说。
  在2014年本报举办的第一届鉴宝活动中,市民老王拿来一块石料,一度以为是“废品”,想扔掉。在工作人员告诉他是和田玉后,老王乐坏了,小心收起了宝贝。12日下午,老王拿着他的宝贝疙瘩,再次来到鉴定中心。“这个活动真不错,当年不是专家慧眼识宝,我也不会拥有这块和田玉。”老王一边说,一边让工作人员给他出具了鉴定证书。
  截至13日下午4点半,工作人员为市民免费检测珠宝玉石近400件,并现场教给市民一些鉴别珠宝玉石的小知识,避免大家在购物时,上当受骗。
  据了解,大多数年轻人购买珠宝玉石、贵重金属后,一般都会索要相关鉴定证书,并到有关部门进行专业权威检测。而一些老年人缺乏这种意识,容易购买到质地较差的商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
  鉴定中心工作人员翟彬提醒,市民在购买珠宝玉石、贵重金属时,应选择在正规商城或专卖店购买,还要留意查看相关的权威检测证书。若消费者感觉所购商品存在问题,可到权威的珠宝玉石鉴定机构检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