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像农业一样深耕细作
——访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校长鞠伟
2016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通 讯 员 陶遵阳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箴言,也是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校长鞠伟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体现在他对团队建设和管理上,也体现在了他积极探索敢于实践的一片赤诚之心中。
  从2014年调入环翠国际中学,两年来的每个清晨,鞠伟都带校领导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并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从我做起,给学生问好,”鞠伟说,教育不像工业而像农业,要深耕细作。
立起“灵魂”
润泽润美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是鞠伟来到环翠国际中学着力打造的一件事儿。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其发展走向和后劲。”鞠伟说,国际中学的升学率都走在前面,但这种“繁荣景象”也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教师将升学率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观出现了偏差,再深一层是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用文化把学校的“灵魂”立起来。”
  鉴于此,环翠国际中学践行“生命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将“润泽润美”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实施“生命化教育”来润泽生命。同时,该校将“每天进步一点点”确立为校训,就是倡导把教育真正当作农业来耕耘,而不是像工业那样急功近利地追求规模和效益。
  此外,鞠伟还倡导四种精神,即“从我做起——自主力行精神,向我看齐——自信自强精神,给我激励——互励共勉精神,与我奋起——包容共赢精神”。
内驱力唱主角
积极性大幅提高

  “人乃万物之灵长!”人聚则强、人散则弱,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抓好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全盘工作的“牛鼻子”。
  鞠伟说,当校园文化体系理顺之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激发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当生命化课程和课堂改革的主力军,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树立自己的专业尊严。此外,学校以“教、研、训”一体化为基本形式,认真制定《学科建设四年规划》,形成各学科行动宣言,让每名教师都明白学科的本真价值是什么,避免“学科本位”误区。比如,教师教语文,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懂得字词句篇,或是背熟几篇经典诗文,最本真的应是通过语文这门最有文化特质的学科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文化人格。
  而这些系统的理念和鞠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2009年8月,鞠伟曾担任温泉小学校长,为了让学生享受到和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鞠伟开始践行他的教育理念,打造"快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有秩序、有方法、有质量、有品位的快乐中打造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和谐的快乐学校,其乐融融中,"大家不同,大家都好"。2012年8月,鞠伟任威海五中校长,梦想进一步放大延伸。与温泉小学相比,学校升学压力大大增加,社会期望值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鞠伟带领学校教职工狠抓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短短两年,光是省级优质课就有3节、市级4节、区级一等奖6节,中考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让课程不再“流程化”
催生探究欲望

  如果说队伍建设是根本,那么课程建设就是核心竞争力。鞠伟说,他们在国家课程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首先,整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主抓核心素养培养。语文和英语关注阅读、写作及演讲,数学关注思维及计算能力,物理和化学关注实验水平及创新能力。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安排一课时进行专门训练,周末开展“实验坊”活动,对课堂实验进行整合拓展。其次,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打通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隔阂,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授课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再次,整合音乐、体育、美术,实施走班制,学生可按需选课。
  国家课程之外,环翠国际中学在校本课程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校本课程总体上分为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走进名家、走进文学、走进社会五个板块。走进自然引导学生体悟自然的美好,课程丰富多彩,如赏花、赏雪、出游;走进科学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奥秘,树立远大志向;走进名家引导学生感知名家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增强人生感悟。
  校本课程实施分为申报、发布、实施、评价4个环节,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满意度低的课程将适时整改或取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