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牌流言凸显城市治堵困境
2016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与其一次次辟谣,不如坚定决心从根源上下功夫,把政府未来有怎样的治堵行动、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用事实和行动明确告知市民,让老百姓对城市治堵有一个相对明确的预期。这就等于告诉了人们,城市治堵用不着限牌,地方政府根本没到黔驴技穷的地步。
  近日,“8月26日南京市政府要举行限牌方案听证会”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开来,记者探访南京几家4S店发现,很多销售人员表示都听过这个传言,一些4S店甚至将限牌打进了广告里。尽管南京官方两年前就已明确表示,即便限牌也会提前发公告,给市民足够时间购车,但流言的传播依然造成当地车市异乎寻常的火爆。
  在此之前,天津、杭州、深圳等城市,有过“突袭式限牌”的经历,让很多市民措手不及,对于其他城市的居民而言,对本地政策突变有担忧,甚至“听风就是雨”,也算是正常反应。相比之下,南京略有不同,官方曾公开承诺不会“突袭式限牌”,按理说也不会不顾地方法规要求出尔反尔。此时南京车市在传言催动下火爆起来,只能说明一点——在当地居民看来,无论程序怎么走,限牌更像是个必然事件。
  回顾以往那些提出限牌的城市,理由都是同样的,机动车保有量太大且增长速度太快,限牌是出于治堵的需要。至于“突袭式”限牌,在一些地方管理者看来,也是无奈之举,如果给市民缓冲机会,短时间内机动车大量挂牌,限牌的效果就打了折扣。由此看来,“突袭”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能算作是限牌造成的副作用,是最表层的影响,而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限牌这一措施本身。
  如今,无论是承诺过不搞“突袭”的城市,还是那些没做出过承诺的城市,都会出现一有限牌传言就能带火车市的现象,显然,在市民看来,限牌是大概率甚至是必然的事件,只不过在推行早晚和是否突袭上有所差别罢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其实反映出城市治堵的困境,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似乎除了限牌,各个“堵城”就真的没有招了。就算是政府承诺不搞“突袭”,也根本无法让人安心,因为治堵是“刚需”,限牌又是“必经之路”,对于市民来说,听到传言就买车才是理性之举。
  就南京而言,此时单纯呼吁市民别盲目购车,肯定起不到作用,真要缓解民间对限牌的焦虑,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市民,除了限牌之外,城市有其他的治堵之策。一说城市拥堵,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根在城市规划有欠账,道路设计缺乏科学性,但城市规划和路网设计费时费力,远不如限牌简单有效,这也正是限牌成为“主流”治堵措施的原因。市民愿意相信限牌,就等于确信地方政府没有根治拥堵的决心。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与其一次次辟谣,不如坚定决心从根源上下功夫,把政府未来有怎样的治堵行动、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用事实和行动明确告知市民,让老百姓对城市治堵有一个相对明确的预期。这就等于告诉了人们,城市治堵用不着限牌,地方政府根本没到黔驴技穷的地步。如此一来,市民对限牌的预期消解了,再加上地方立法程序上的保障,经销商再怎么煽动也点不起车市的虚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