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写手扛起科幻文学大旗
2016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去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后,中国科幻文学再次获奖。与刘慈欣相似,郝景芳“白天是清华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学女神”,科幻文学的大旗被一群“业余”写作者扛了起来……
  师文静
 
  在大奖的刺激下,原创科幻文学这两年一直想用其独特的魅力闯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也希望在影视市场制造热潮,但是又限于各种因素,科幻小说还是与大众有较大的隔阂。但是从刘慈欣来看,他那个更有分量的长篇奖,也只是让其本人更受关注,科幻小说依然没有走出小众的范畴,科幻文学一边是大奖引爆的火焰,一边则是整体的冰水般的低迷,绝大多数科幻小说并不能引起大众的注意。虽然郝景芳获奖引发媒体极大的关注,但很多普通读者却还在问“谁是郝景芳”“《北京折叠》写了什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仅靠一两部优秀作品,还不能让中国科幻小说从整体上摆脱困境。
  当前流行科幻市场被美国作品霸占,而本土的科幻小说读者群基本上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晋康那一批老作家打天下时,一路追随下来的。偌大的文学市场,科幻小说的专业发表园地也就是一本《科幻世界》,发行量最多时也不过几万册。在主流文学平台,科幻小说的发表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在流行文化霸世的当下,科幻文学基本上在90后、00后的文化市场中很难找到立锥之地。相比于国外得大奖的风光,科幻小说在国内还是偏于一隅,难有展翅的空间。当然,读起来困难也是科幻小说走向大众的阻碍。有些人再想读也是读不下去,因为科幻里涉及的科学逻辑需要一定的学识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科学知识,就很难想象出作家所描述的图像,就很难感受到阅读的快感。所以,科幻小说被大部分读者拒之门外。
  其实,本土科幻不仅缺少读者更缺少优秀作家。因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它不仅要求作家全面熟悉当代的科学技术,还要有超乎常人的想象能力,这还不够,作家还要会架构故事,因为思考的都是人类的终极问题,所以没有思想性也玩不转。科幻作家要远远地走在读者的前面,才能刺激起大家的阅读欲望。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科幻作家都是“玩票”性质的,刘慈欣“白天是电厂的屌丝工程师,晚上是黑暗森林里的面壁人”;郝景芳“白天是清华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学女神”;而韩松“白天是新华社的造梦者,晚上是诡异空间的揭秘人”……科幻文学的大旗被一群“业余”写作者扛了起来。这种“业余”又让人觉得好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是可遇不可求的。虽然当下也出现了陈揪帆、夏笳、宝树等为数不多的引起业内关注的年轻作家,但大部分科幻作家的作品还处在作品粗糙、想象力不够,甚至模仿西方科幻的阶段。
  科幻小说是舶来品,能得到国际科幻界的认可,也说明这些作品的实力,但是获奖并不代表我们的科幻文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获奖固然可以推动大众关注科幻文学,但当我们面对奥运都不再唯金牌论的时候,文学奖也不应该过度被夸大、追捧。面对当前科幻文学在我国存在的诸多短板,它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原创科幻文学既抓住了本土大多数的读者,又能凭借作品的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阅读,才是真正的成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