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分校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吗
2016年08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大学迅猛发展。异地迁建、土地置换,已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法宝”。有人认为,长期来积淀而成的校园文化也往往随着校园的搬迁而消失了,也有人认为,重点高校建分校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正方:
到西部地区建分校,可实现资源共享

  不过也有看法认为,重点高校到西部地区建分校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仕民建议,“985”大学与宁夏共建,联合办校,北大、清华等可以考虑在宁夏等西部地区办分校。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很多途径,比如慕课、让西部地区的师资到重点高校接受培训、西部地区学生的国内交流等等。这些共享现在也都在进行,而且还做得不错。当然,重点高校到西部地区建分校,也是优质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可以尝试,毕竟就近分享优质资源的效果会更加深入。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不少实际困难需要克服,比如新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高校教师两地工作生活等。
反方:
要防止变相的教育产业化

  教育界的一些人士对于高校异地办学也表示了担忧。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认为,上世纪60年代,在备战的形势下,不少大学都办了分校,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虽然国外某些大学也有分校,但它们都完全独立,如美国加州大学的各分校。2014年,厦门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在海外办分校的大学,2016年首次通过高考面向大陆14个省份招收本科生。
  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又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更有甚者,连北京某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也在全国各地办起了多所分校。刘道玉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例如,珠海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份协议,提供五千多亩土地无偿给该校使用,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招生赚钱。这种做法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一定要制止。
              据中国教育报、中新社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