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 你中招了吗
居民务必擦亮眼睛,避免受骗
2016年08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临沂女生徐玉玉因9900元学费被骗走,心脏骤停去世;大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诈骗后猝死。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导致不少群众上当受骗。一桩桩悲剧,让社会各界深恶痛绝,对电信诈骗的挞伐之声空前高涨。
  为了让广大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电信诈骗的正确全面认识,知晓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种种诈骗陷阱,本期《文东社区报》将开辟专栏,介绍相关知识内容和案例,希望您能提高对电信诈骗的“免疫力”,避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崔岩
小心点儿,这18件事儿都是骗你钱的
  一段时间以来,犯罪分子电信诈骗活动猖獗。日前,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发布了常见的18种电信诈骗手段,提醒市民严加防范。
  1、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政、工商、电信、银行以及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信用卡恶意透支、被他人盗用身份注册公司涉嫌犯罪等由头,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2、QQ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号码、MSN账号等,然后以主人的身份登录,通过播放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冒充受害人的亲友与其聊天,并向其借钱诈骗。
3、网银密码器升级诈骗
  犯罪分子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再骗取动态口令,迅速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转移。
4、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电脑、衣物等物品的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就以缴纳定金、缴纳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5、扫二维码诈骗
  犯罪分子向网店商户、消费者等群体推送二维码图形(实际为某种木马病毒),该二维码伪装成打折、促销广告、热门游戏或者系统升级软件,诱导用户扫描,在联网状态下用户扫描后手机就会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被泄露后,犯罪分子利用网银进行转账。
6、补办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获得受害人银行账号信息后,伪造身份证,补办受害人的手机卡,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进行消费或者转账。
7、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房、购车人信息后,谎称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要求受害人进行“绑定”退税账号操作,实际是将银行卡内存款转入了嫌疑人账户。
8、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贷款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手机上发送低息、无需担保贷款短信或者通过网络发布类似信息,利用部分人员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支付手续费、预付利息等名义骗钱。
9、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特定产品,需要受害人帮助订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使受害人订货付款。
10、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熟人,之后再以出车祸、嫖娼被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
11、换账号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行,×××,户名×××”短信的方式,或者冒充房东诈骗房客租金的诈骗方式,骗取即将汇款人员不加识别地把钱款打入涉案账号。
12、虚构中奖诈骗
  通过向QQ、MSN、邮箱、网络游戏、淘宝等用户发送中奖信息,诱骗网民访问其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再以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
13、子女出事诈骗
  犯罪分子向受害人发送“爸妈,我的钱包手机被偷了或我出了点意外现在医院,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切记要快”,受害人往往因处于紧张状态而上当受骗。
14、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征婚交友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的虚假身份,与受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开店送花篮、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15、开设虚假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利用网上支付平台行骗。
16、炒股分红诈骗
  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网页,以证券公司名义发布股票虚假内幕信息,以炒股分红的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17、冒充“黑社会”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黑社会”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人之托进行报复或暴力讨债等名义,恐吓要伤害受害人及其家人,威胁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户汇款。
18、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任意显号技术虚拟受害人亲人电话号码来电,谎称其亲人被绑架,为防止受害人作出反应,要求电话不能挂断,速汇赎金,否则即“撕票”,部分事主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警惕 电信诈骗并不陌生
  说起“电信诈骗”,相信大多数居民都有所耳闻。所谓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从目前社会上种种案件来看,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

防范 自救也有黄金半小时
  针对目前社会上常出现的电信诈骗行为,公安部门提醒文化东路街道辖区的广大居民,要注意随时防范。
  防范要点包括:一、不用轻信陌生人电话和短信;二、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三、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密码;四、切忌公安机关、税务局工作人员不会打电话指导群众如何转账、设密码等;五、不要相信汽车退税的说法;六、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公安部门提醒说,虽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五花八门,还在不断翻新变化。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手段的电信诈骗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受害人给其账户内汇款。当大家熟知了这一点,绝不轻信陌生人的话去操作银行账户或汇款,犯罪分子就无计可施。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提醒居民,电信诈骗处置也有黄金半小时,即市民发现被骗后的半小时是处置的黄金时间。自救处理分三步:一是拨打骗子银行卡客服电话,根据自动语音提示,故意输错密码三至五次,将骗子的银行账号临时锁定;二是登录网上银行,同样故意输错取款密码;三是就近报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