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篡改志愿考生获刑七个月
服从判决,认错并称很后悔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宣判后,陈某母亲跪地请求受害人家属原谅。
     25日下午3点,备受关注的单县四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宣判,被告人陈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据悉,陈某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但在被篡改志愿考生中,有三名考生的家长称不赞同判决结果,有家长直接表示将提起上诉。

  文/片 本报记者 牟张涛 邓兴宇 赵念东      

删除修改他人志愿
认罪较好从轻处罚

  25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单县四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宣判正式开始。被告人陈某的家长以及被篡改志愿考生小田和小许、小朱的家长均来到庭审现场。
  单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认为,被告人陈某在家使用电脑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上报名系统,对田某、朱某、凡某、许某的高考志愿进行了删除、修改,造成四人没有按照自己所报的志愿或者志愿顺序被投档。被告人陈某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后果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确认。被告人陈某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陈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在庭审现场,齐鲁晚报记者看到被告人陈某头发蓬松,胡须因多日未刮显示出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在听判决结果时,他面无表情,只是偶尔眨下眼睛。对于判决结果,陈某表示服从,不上诉。
人生就此被改变
受害者家属不认可

  “说是判七个月,除去羁押时间,也就剩四个月。”对于上述判决结果,除受害考生小凡的家属未联系到外,旁听的小田、小朱、小许的家属皆称不能接受。
  “原本估计最少也得一到两年,没想到却是七个月。”小田的姑姑田女士表示对该判决结果不能接受。“孩子正是因为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复读。但在他马上要实现当警察的梦想时(报考江苏警官学院),却被人剥夺了,这对孩子该是怎样的打击?或将成为他一辈子解不开的结。”田女士的情绪变得激动,因不服判决,小田一家接下来将考虑上诉,小田的父亲也持这个观点。
  “七个月,怎会这么轻?”对于判决结果,在记者联系到考生小朱的父亲后,远在青岛打工的他才知道这一消息。“我和孩子母亲一直在青岛打工,两次庭审都是委托孩子伯父去的,他还没将结果告知我们。”朱父表示,站在孩子的角度,该判决结果太轻,因为别人的篡改,孩子的十年苦读算是白费了,其一生也将因此改变,这笔账谁能付得清?
  “相比较其他被篡改志愿的孩子,我的孩子还算较轻,至少专业是他喜欢的。”朱父说,另外三个孩子,尤其是上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的小许和成为潍坊学院免费师范生的小田,影响最大。因不满判决,朱父表示将重新起诉,要求相应赔偿。
  “我对这个判决结果也不满意,判得太轻了。”小许的母亲旁听了此次庭审,表示接下来会考虑上诉。身处山东女子学院的小许在网上得知了庭审结果,“虽然认为判决轻,但判决结果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小许告诉记者,他目前能做的便是接受这一现实,努力适应如今的大学生活。对于是否上诉,小许会遵循父母的意见。
父亲受刺激未能到庭
母亲跪求他人原谅

  庭审后,记者对陈某做了采访。陈某称对于自己犯下的过错很后悔,“很后悔对他们做这些事,也不知道怎么弥补他们。”陈某说,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自己是出于玩的心理。对于父母,陈某表示自己心里很难受,觉得对不起父母。
  就在小田和小许的家长接受采访时,陈某的母亲张女士忽然跪在受害者家属面前,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张女士后来告诉记者,孩子犯了错,不知道怎么弥补,只能道歉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陈某的叔叔也旁听了此次庭审,据介绍,经过这件事,陈某的父亲受到很大刺激,因此没能来到庭审现场。
  单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周博认为,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改变了四个受害者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作为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还要多学习法律知识,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受害者家属对一审判决结果不认可,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