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老街巷之关帝庙街:
前人虔诚信关公 万斤至宝铁钟终成迷
本报记者杨淑君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关帝庙街为南北走向,南起古城西门口以东30米处,与西城墙路平行,分别与十县胡同、道署西街相交。在20世纪60年代它长约220米,宽不足4米,后来向北延伸至钓鱼台宾馆,长度已有400多米。
  曾建有古城内最大的关帝庙
  街南段路西,原有一座规模壮观的关帝庙,是古城所有关帝庙中最阔大的一座,街名因它而得。庙宇四周有院墙。院落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0米。院内大殿南向,塑有关羽、周仓、关平神像。关羽铜像高5尺8寸。东廊有赤兔马塑像,比真马还高。大殿西紧靠上城墙的马道。另有偏殿、两庑、戏台。庙宇常年有道士主持,庙内整日烟雾缭绕,香火不断。顺马道登城,城上还有一座大型关帝庙,位于西门楼北侧。从西关东望,城上关帝庙红墙碧瓦,据城临河,犹如蓬莱阁之胜景。城上城下关帝庙虽为两座,实为整体,始建于元代天历二年(1329),聊城解放之初随城墙拆除而消失。
  这条街上还有两座小型关帝庙。十县胡同西首路口西有一座,仅一间小屋,坐西朝东。另一座小型关帝庙面朝道署西街,也是一间屋子。这两座关帝庙均毁于解放初。
  解放前,这条街上住户很少,北段基本没有人家;南段路东邻近楼西大街有两三家,与十县胡同相接处有两户人家,中间就是一大片空地了。这块东西宽约50米的空地东侧才有一些人家,形成一条南北小巷,这条小巷中的人家当年也算是关帝庙街的居民。已故老人胡国典曾对人讲过“原先的关帝庙街比现在的街还要往东50米”,说的正是上述情况。
  解放初期,街上住户虽有增加,但还是不多。由于住户之间不相连接,中间空地上布满瓦砾,野草丛生,很是荒凉。不久后,空地被群众开成“小片荒”,种上了小麦,后来又改养树苗,扩大绿化。大约在60年代,南段逐步住满了人家。到70年代,北段也住满了人家。其中,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北关农业大队的农民。
“创城”重修泥泞小街展新颜
  这条街当年全是土路,中段是流水的沟,行人只能在沟西沿行走,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雨天泥泞不堪,背靠西城墙街的人家,索性改门,走西城墙街。下雨后,所有西北隅的水,便从各地流向街的北段。街北段路东有个大钟坑,因东沿曾存有金代大钟而得名。在大钟坑西沿偏北10米处顺街方向有个小桥,流水在小桥下汇合,再转向西,从铁阳沟里流向城外。所谓铁阳沟就是筑城时在四面城墙下预先修好的石涵洞。石洞断面约1米见方,中间嵌有许多铁棍,用于排泄城内雨水。
  大雨特别是急雨过后,雨水从千家万户流到街上。水流汇合后,将街面洗净,带着泥沙形成黄色浊流,奔涌向前,从街的南北两端向小桥汇聚。若站在小桥上,可见两股水流在桥下汇合,不分你我,像久别重逢的知心朋友拥抱、旋转、拍打;又像是两支队伍胜利会师,战士们欢呼雀跃,庆祝胜利。水流激起的漩涡时隐时现,它们手挽着手向西欢乐地通过铁阳沟流到城外的护城河里。人们看着流水,听着水声,呼吸着雨后的清新空气,忘掉了困难和烦恼,开心惬意之情难以言表,衷心感谢大自然创造的美景。夏天,沟水变质发臭,蚊蝇滋生,沿沟人家深受其苦。     
  几年前,街北段埋设水泥管道,将百米明沟改成暗沟,街景大大改观。小桥以北30米改成暗沟后,街道宽了两倍,汽车都可以在里面调头了,司机们高兴了,行人也高兴了。在聊城创建国家卫生城期间,街南端百米路面,铺砌红砖,平坦美观,居民再也不愁出门滑倒了,街上的老人更是喜笑颜开,赞赏不已。
万斤大钟被毁终成千年遗憾
  大钟坑呈椭圆形,东西约30米,南北约20米,坑水常年不干。大钟就在坑东沿,高约两米半,直径1米半左右,生铁铸成。她像一位铁甲将军,几百年来不怕风吹日晒和雨淋,威风凛凛地坚守阵地,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大钟表面清楚地写着“皇帝万岁重臣千秋”8个大字,每个字都有碗口这么大,旁边还写着“大金国造,重万余斤”,那密密麻麻的小字详细地记载着每一个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数目,大钟高大雄伟,年代久远,是一件至宝。
  大钟底边厚约20厘米,坚固异常,但却没有逃过“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1972年,原民主街一个街办小厂由于生产原料不足,经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允许,组织人马,要砸烂大钟。起初用油锤砸,却怎么也砸不烂。车间主任想出了办法,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大钟的肚子里砌上炉灶用火烧,在烧红的地方猛泼冷水,激出炸纹,砸出了小洞,钟碎了被运走了。千年国宝本该是博物馆里的上品,却变成了不值钱的东西,真是国家损失、千年憾事。街坊们谈及此事,无不为之惋惜,而曾参与毁钟的人们更是抱憾不已。
  据街人传言,大钟坑应是古代寺院的遗址,大钟是该寺的遗物。大钟是个宝又是个谜。试想八九百年前,它是怎样被铸造出来的?需要多少熔炉?多少工匠?如何操作?如何指挥?一万多斤的铁汁如何同时出炉?又是如何能在几分钟之内倾入模具而避免冷却报废?施工前可行性论证是如何进行的?钟表面的字迹不生锈,奥秘何在?
  大钟坑周边的住户,逐渐扩大宅院,加盖新房,向坑中心发展。有的打墙围成院子,有的填土改成房屋,也有的盖大门,拉院墙另立门户。大钟坑就这样由大变小,由深变浅,由浅变无了,最后只留下一个历史名词。
历史上,人们虔诚信关公,古城内复建了最具特色的“吊关庙”。记者 杨淑君 通讯员 杨阳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