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警方统筹巡护资源,强化科技创新与警企协作
为输油管道安防构筑“铜墙铁壁”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警武装巡逻输油管线。
  民警巡查输油管线。
  
  近年来,滨海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督促企业压实安防主体责任,科学统筹优化人防、物防、技防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警企联动、警护联防工作机制,油田辖区输油管道治安防护工作由过去简单粗放式巡护实现向规范精细化管理发展,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空间被最大限度压缩。截至2016年10月18日,胜利油田孤罗东、孤永东、东辛等三条总长230余公里的原油外输主管道已连续1年保持“零打孔”,总长8.4公里的东辛采油厂原油外输管道已连续1000余天保持“零打孔”,为维护全省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卢明 隋江涛


压实责任,强化措施
输油管道安防有保障

  近年来,滨海公安局充分认识到,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输油管道巡护体系建设是维护油区治安秩序的根本。因此,滨海公安局研究制定了《油气长输管道设施巡护管理办法》,依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指导推进油田开发单位严格执行《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从严压实企业安全防范主体责任,从源头上落实输油管道治安防控制度。
  同时,滨海公安局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推动油田开发单位拓展延伸人防、物防、技防举措。在人防上,推动油田用人单位加大对输油管道巡线力量的招录,目前油田专职护卫队伍达27支5370人,其中用于巡护输油管道的队伍16支4860余人;在物防上,对全部裸露在外的输油管段进行了水泥加固,为主要气井安装了智能防盗箱;在技防上,近些年累计投资2.2亿元,共建立包括泄露报警监控在内的视频监控平台1248个,在重点井、输油管道大型河流穿越处和易盗部位安装视频摄像头2.1余万个,增配了高性能夜视仪、电磁波探管仪等高新装备器材,实现了油区的实时监控和指挥。
  他们会同油田开发单位不断完善巡护队伍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特别是对在输油气管道、井、站巡查监护工作中成绩突出,全年未发生重大涉油案件的单位分管领导和护卫队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巡查监护不到位、防范疏忽、失察、失责以及对出现的问题未及时发现、制止、处理的,视情节轻重追究各级主管领导的责任。同时,进一步强化护卫队伍素质能力训练,定期举办护卫系统会操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及业务培训班,有力增强了内部防控力度。

警护协作,联防联治
构筑立体化巡防体系

  滨海公安局坚持治难点与治反复相结合,坚持党委领导协调,与涉油地市公安机关深化警务协作,与综治、生产等部门联合行动,因情施策,重点治乱。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输油管道安全治理力度,紧密结合“平安油区”、“平安管道”创建活动和“灭油鼠、端黑窝”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对输油管道沿线周边出租房、闲置院落、废旧金属收购点和流动人口密集地开展拉网式摸排,对违法行为集中治理。去年以来,共依法清理占压输油管道30余处、违章建筑70余处,依法制止在输油管道上的挖土行为20余次。
  他们组织民警与护卫队员、基层干部职工一道,采取徒步巡、乘车与徒步结合、集中全线巡、分段分组巡等多种有针对性的巡防方式,并肩巡逻、联合防范。当需要警力支援时,巡逻民警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处置;当输油管线两侧附近发生非法取土事件时,民警能够迅速到场进行制止;当需要联合设伏时,民警与护卫队员、职工能够一道参战。他们联合油气集输总厂每年组织两次大规模武装大巡线行动,出动交巡警、防爆车等专门警种装备,有效保障了输油管道安全。
  他们不断加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刑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与辖区单位多次联合开展“油区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在管道沿线张贴警示标语、宣传单,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对油区存在的盗油暗点、收油窝点以及私接乱拉等情况进行有奖举报,教育群众自觉抵制、积极检举涉油违法犯罪。

科技创新,人机互补
油区巡护管理智能化

  滨海公安局充分借力油田“四化”建设,与油气集输总厂积极探索管道巡护模式,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管道巡护智能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具备位置标注、随时定位、轨迹查询、一键报警等十个基本功能,轻点鼠标,重点区域的地形地貌一览无余,各种数据跃然屏幕。完备的管道基础数据库,结合网络信息、GPS定位、在线视频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巡线队员巡护轨迹的查询,保证巡护路径的准确度;一键报警功能可以使巡线队员及时得到增援,最大限度避免发生人身伤害。
  他们开发推广了以“规定时段评价巡线时间准确率、规定区域评价巡线路径符合率、电子围栏评价重点部位触碰率”为主要功能的“三率实时评价”系统,在输油管道上划定监控点,规定重点区域和路径,设置电子围栏,通过电子信号、GPRS定位等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油区巡逻车辆、人员巡逻轨迹的实时监管,管道巡护到位率、准确率接近100%,完成任务的执行力得到强化。
  完善机制,创新战法,确保输油管道巡护工作长效管理滨海公安局与油田开发单位紧密联系沟通,不断完善警护巡联动、管道巡检巡护、防范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处、防范恐怖破坏等工作机制,探索推行警企双方联防联治的三级管理模式。各层级分别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联动协作,预测分析治安形势,制定治理方案,交流总结经验,特别是在输油管道防护方面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巡查、监管和考核措施,实现了油区治安信息共享、方案共谋、治理共进。
  他们建立完善了每日派出警力配合职工全夜巡、每周派出警力昼间机动巡、每月警民联合定期全线巡的巡逻制度。同步推行派出所民警和油区护卫队员“同要求、同管理、同考核”机制,实行捆绑式管理,警护一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促进了公安、护卫队伍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良性发展。
  他们组织专门警力会同油气计量安全管理队开展了“时控、日巡、周保、月查、季评”五时安全管理防控制,总结提炼了输油管道巡护工作法。即“三个细查”:细查容易打卡盗油处,细查线路可疑处,细查曾经发生打卡处;“三个守护”:重点守护裸露管道,重点守护易被打卡区段,重点守护复杂路口和地段;“三个摸排”:摸排沿线可疑人员,摸排沿线可疑建筑物,摸排沿线可疑管线;“三个震慑”:白天屯警油区震慑,夜间显现用警震慑,差时设伏突袭震慑。工作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有力保障了输油管道持续安全运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