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山顶20年前建的污水池更新换代啦
新建七处蓄水池解决岱顶用水难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泰山景区供排水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工程位于南天门以上,原有污水池将全部排空,用于安装新型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国家最高排水标准,保证泰山景区生态环境。同时新建7处蓄水池,增加蓄水7350立方,用于全面解决岱顶饮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难题。

  污水净化达最高标准
排出的脏水不愁处理了

  25日上午,记者来到岱顶王家泉时,施工人员正在对污水池进行排空,还没走近就能闻到污水发出的臭味。对于他们来说,施工的最大难题也是臭、脏,好在平时很少有游客经过这里。几个已经清理好的污水池都很整洁,也没有异味,施工人员晚上就住在这里面。除了王家泉,同样的工程还计划在弘德楼和拱北石展开,污水池全部排空后,将用于安装新型污水处理设施,周边还会进行美化,打造成岱顶小公园。
  项目由泰山管委与同济大学合作,同济下属环保企业代表由哲介绍,考虑到泰山施工难、地理特殊、不能轻易动用土石,因此,新的污水处理系统会使用泰山20年前建设的旧系统。污水先经过粗过滤,再进入反应池,最后还要经过末端消毒,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这也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最高标准。“山顶一到冬天,极端温度达到零下27度,因此我们进行了保温设计,保证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运行。”
  项目建成后,岱顶污水处理量达每日300立方,主要单位和公厕产生的污水,都能及时进行清理。这也将成为国内同类风景区中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与泰山相匹配的环保名片。
新增蓄水7350立方
岱顶吃水用水不再是难题

  目前岱顶有10个工地在同时开工,除了污水池,还在建设全新的蓄水池。岱顶枯水期时间较长,原有的25个蓄水池,蓄水量远远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特别是旅游公厕卫生用水不足,没少引来游客不满。新建的蓄水池共有7个(王家泉子、天门居、丈人峰、神憩宾馆西侧、蛤蟆腚瞭望点、岱顶原垃圾中转站、东尧观顶西侧),将增加蓄水约7350立方。别小看这些蓄水池,今后岱顶蓄水难、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都要指望它们。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水池地基已经建设完成,水箱箱体所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也全都运到现场,即将开始安装。本着不破坏林地树木、不遮挡影响景观的原则,水池与观光路相聚较远,水箱外表也会做成仿石头的颜色,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今后水池中将保持始终有水,来自黄溪河、后石坞两路的水源,直接向岱顶补水。除了保障岱顶各单位日常供水外,水池还设置消防泵,保障岱顶消防用水。
改扩建公厕增加蹲位
解决游客排队如厕难

  在拱北石附近,一处新的公厕正在进行建设,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工。其实在泰山景区南天门,如厕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南天门原有15处公厕,多数都修建于2003年以前,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男女厕位比例失调,配套设施老化。由于游客数量激增,现有公厕已远远无法满足游客要求。国家旅游局发起厕所革命后,泰山景区也在不断改扩建景区公厕。
  景区卫生环保局副局长高敏介绍,项目组与设计人员多次步行上山,对登山盘道两侧的地形地貌进行了现场勘查,选址、蹲位数量、外观、环境保护等,都反复进行了论证。每一处公厕的选址和定点,都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建筑与景观协调美观、不破坏资源。“最终确定了,对岱顶4处公厕进行改扩建,分别位于拱北石、草坪、弘德楼、升仙坊。”岱顶公厕建设项目完成以后,可增加蹲位(小便斗)93个,全面缓解旅游高峰期游客排队如厕困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