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狠”过吗
2017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 泠(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大学毕业,小健先后找了两份工作,但都被炒了鱿鱼。第一次被炒是因为开会迟到;第二次被炒是因为领导发现他办公桌上物品摆放凌乱。小健心里颇不服气,认为这么重的惩罚都是因为领导看自己不顺眼,毕竟他的专业能力很强。他将苦恼向女友小青倾诉,不料小青却说:“其实你最该埋怨的人不是单位领导,而是你父母。”小健愕然,问:“这跟我父母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小青的语气很肯定,“你现在的这些毛病小时候就已经有了,可是你父母没有帮你纠正。久而久之,毛病成了习惯,你不以为意,父母也包容你,但其他人未必能接受。况且小错有可能会给工作带来大损失。”
  小青之所以对男友说出这番话,是因为她有过被妈妈狠心纠错的经历。
  小学一年级的冬天,有一次妈妈起晚了导致她上学迟到。送她去学校的妈妈在教室门口向老师连声说着“对不起”,并说明孩子迟到的原因是大人起晚了,于是小青得以不受批评地走进教室。没过多久,她再一次迟到,这次是因为自己磨蹭。她特别希望能像上次一样得到妈妈的援助,但小青的眼泪汪汪并没有换来妈妈的妥协,妈妈说:“上次是妈妈的错,妈妈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答应改正;这次是你自己的错,错在磨蹭。害怕被老师批评,就别再犯错。”在妈妈目光的鼓励和护送下,小青惶恐地一步三回头地走向教室。回答了老师的责问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低着头走向自己的座位。从此她知道,迟到是一件很不光彩、让自己很难受的事情,所以不能再迟到。
  初三时,作业越来越多,家中写字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和卷子。有一次妈妈对小青说:“看你写字台上乱的,抽空把东西整理一下。”小青嘴上答应着但并没有行动。又过了几日,妈妈说:“看你写字台上的物品摆放,有理由推测你是一个思维混乱、做事缺乏条理的人。这样的人长大了是做不好事情的。”小青明白妈妈的意思,于是应景地信手随便码了码桌上的书籍。但很快写字台上又凌乱如初。几天后,妈妈又对小青说:“明晚下班回来,如果我发现写字台上还是乱七八糟,我会将上面的所有东西当垃圾处理掉。”妈妈说得很严肃,但小青并没有当真。第二天晚上放学,她刚走进宿舍楼,就看到妈妈提着一个大袋子往外走。“妈妈,干吗去?”看到妈妈,小青很高兴。“扔垃圾!”妈妈边应着边走向垃圾桶。小青哼着歌继续往楼道走,突然,她意识到什么,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自己家。几秒钟后,她像疯了一样又从楼上冲下来,哭喊着:“妈妈,我改了,别扔我的东西!”从垃圾桶里取回物品的小青,边哭边认真仔细地收拾着写字台。从此,她学习的地方再也没有凌乱过。
  有家长会认为小青妈妈的做法有点狠,但很多时候,没有父母的“狠”,就没有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就。犯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家长引导下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往往比空白的说教更深刻更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