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研究室派驻的第一书记方兴正在了解贫困户在种植方面的难题。
60岁的吴春贵,如今每天都到超市上班。
14日,省政府研究室派驻的第一书记方兴,在德州市宁津县京城张村的蘑菇大棚里,了解着贫困户在种植方面的困难。很快,他将与我省其他608名第二轮派驻的第一书记一起结束帮扶工作,返回工作岗位。在两年的帮扶工作中,村民对他们的称呼,从最初的“领导”“书记”变成了“兄弟”。
与此同时,我省从210家省直单位和部分中央驻鲁单位选派的612名第一书记,已经结束了培训,接过抓党建促脱贫的接力棒,将于2月下旬到村开展帮扶工作。
文/片 本报记者 陈玮
廖雯颖 尹明亮
家门口打工
一家人脱了贫
15日,在郓城张鲁集乡大潭村村口的超市门前,60岁的吴春贵收拾着小推车,打扫着风吹来的落叶。累了就蹲在门外,点上一根烟咂巴起来,他在这个超市已经工作了整整一年。
张鲁集乡西北角的村子不远处就是黄河,村子周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俺两口子靠6亩地过生活,一年也就3000来块钱,刚够吃饭。”老吴感叹着,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鲜有挣钱机会的大潭村,除了种地,老两口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他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过下去了。
他的生活随着第一书记的到来发生了改变。省教育厅派驻的第一书记林乙楠被派驻到大潭村,在村里开了一个超市,老吴和几个贫困户被就近招工,安置进来。“去年年初超市开业,我就在这干活了,看看大门、打扫打扫卫生、干些杂活儿,一个月1200块,一年下来,能存下不少。”老吴掰着手指头,咧开嘴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德州市宁津县码头张村,68岁的张春新告别了“赤脚医生”的职业,成为了村里上龙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清洁工,一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同村的贫困户张国治,在宁津县县城帮着公司经营驴肉门店,每月至少收入2000元。靠着省政府研究室派驻码头张村的第一书记罗贤清牵头建起的这家驴肉食品加工企业,2016年他们都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吴春贵和张国治的脱贫并不是个例。从2012年开始,我省已开展了两轮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第一轮省直171家单位共选派1483名优秀干部包帮584个贫困村;2015年开始的第二轮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又从194家省直单位和部分中央驻鲁单位选派609名干部到34个县的609个省定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市、县两级也同步开展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目前,全省各级共有在岗第一书记1.4万多名,实现了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省定贫困村的全覆盖。
四个小作坊主
抱团成了大老板
如何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实现贫困村的持续增收,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是第一书记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我省提出,2017年要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项工作显得更加迫切。
2015年初,当罗贤清第一次来到码头张村时,发现村里没有任何产业和交通优势,虽然是远近闻名的传统驴肉加工村,却只有4户小型驴肉加工作坊。完成了整修道路,改善了基础设施之后,罗贤清决定整合4户作坊,把驴肉加工做大做强,带动村子脱贫。
可当他把这个想法跟4户作坊主交流时,立马遭到了拒绝。“我们就是农民,哪当得了大老板”、“再说现在作坊经营挺好,我们也不愿意拿钱出来合伙干”。这个建议同时也遭到了村民们的质疑,认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很难,不如买农机或建光伏站省事。
罗贤清认为,扶贫产业项目是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关键,如果致富项目上不去,给再多钱、修再好的路,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
罗贤清不断上门与4个作坊主交流沟通,给他们算成立公司后会带来多少利润,给他们分析当前作坊模式经营的弊端,食品行业领域的有关标准要求。经过多次深入交流,4名作坊主意识到小规模作坊经营已不适应食品行业形势的发展,同意联合经营。罗贤清帮他们选场地、办贷款、申请许可证,成立上龙驴肉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达产后吸收劳动力60余人。
“半年就卖了1000多头驴,相当于3万斤驴肉,收入也多了五成。”原来的作坊主、现已成为公司总经理的张金德笑着说。按照扶贫资金所占的比例,去年年底,公司拿出3万元给45户贫困户分红。与此同时,村里还成立了宁津县黑驴养殖有限公司,把扶贫项目搞成了产业链,进一步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产业项目陆续在第一书记派驻的贫困村里成长发展的同时,也拉近着第一书记与村民的距离。省审计厅派驻到郓城县杨庄集镇唐街村的第一书记孟冰提出建大型养殖厂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想法,起初遭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反对。孟冰不厌其烦地跟村民算经济账,还积极带头协商,争取到上级的补助政策,为村里打了机井,通上了自来水,帮助解决了村里常年缺水的问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终于,在孟冰的努力下,兴唐专业养殖合作社挂牌成立,存栏量高达1600只,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山东能源集团的第一书记杨传信在所驻村成立了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和山东红嫂故里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省政府研究室的方兴立足所在村五金加工产业的基础,成立了山东国邦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在第一书记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带动下,村民自愿入股、公司统一运营,村集体有了稳定持久的收入,村民们也获得长久的收益。
养鸡大棚成了
“会客大厅”
让贫困户持续脱贫致富,除了靠产业项目带动,更重要的是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改变传统观念。不少第一书记下工夫重点培养一部分“能人”,通过他们的成功,给其他贫困户做“示范”。
在郓城县张鲁集乡侯垓村,省教育厅的第一书记工作组与村民们沟通发展养鸡大棚,但不少村民怕前期投入几万块以后打了水漂。于是,工作组找到村里有十几年养殖经验的养鸡大户侯本达,扩大其养鸡大棚规模的同时,通过他积累的经验,来带动其他村民养鸡的积极性。
“养了这么多年鸡,我和饲料厂、兽药厂、技术员都有了很不错的合作关系,可以指导大家。”侯本达说。有了“导师”,当第一书记争取来70万元扶贫资金要扶持村里的养鸡产业时,包括侯国华在内的10户第一时间报了名,侯本达的养鸡大棚成了一个他频繁接待村民的地方。新的养殖户加入进来后,侯本达还组织大家和莘县一家饲料厂签订了产销合同,解决了销售问题。
“去年一年四茬鸡出笼,两个棚的收入有七八万元。”侯国华说,春节前,他用挣来的钱对自家的大棚又进行了改造,“今年还得好好干。”
在码头张村,一个黄瓜大棚成了示范“标兵”。了解到在外漂泊打工的村民张国星有种植大棚的经验,罗贤清主动联系到他,鼓励他回来种植大棚,并拿出自己的4万块钱借给他,研究室还联系了省农技专家,实地解决大棚蔬菜遇到的技术难题。一年下来,一个大棚赚了近10万元。很多最初观望的村民有些眼馋了,特意跑到大棚,询问张国星种植经验。
“完成扶贫任务不难,但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一个村不容易。”罗贤清说。
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的村民张在俊经营的农家乐在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他依托村里的红色旅游项目资金改厕改厨,去年盈利了十万元,把之前那些对发展旅游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们带动了起来,如今全村“农家乐”经营业户已有五六十家。
“第一书记”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开始的疑问、不配合,到如今的信任、跟从,第一书记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走进了村民的心里。虽然第一书记是个人驻村,但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扶贫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派驻单位也给予第一书记的帮扶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为解决码头张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省政府研究室党组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拨付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村“两委”办公房、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公共厕所等。教育厅要求将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的门前,并带头解决资金问题。如今,教育厅派驻第一书记的5个村子都实现了“户户通”。
在贫困村脱贫的同时,村民们也更加有凝聚力。有的村过去没有执行相应的制度,从排斥党员大会,到党员大会人员不齐,再到每月定期召开,第一书记一步一步摸索和沟通。一位第一书记表示,最初下基层时,与村“两委”的沟通存在着障碍。比如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与村干部产生过矛盾。“不能与基层干部起冲突,而要慢慢摆事实、讲道理,讲清当前的形势,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
“来到村里,最基础的就是帮村子做好党建工作,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省教育厅在郓城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的组长王夫海说,党建工作的加强,村干部也成为贫困村脱贫的重要力量。在村里修路、发展产业项目等村内重大事情上,都要让村支部走在前台,第一书记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增强他们的责任心。王夫海说,两年里,无论是搞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发展产业项目,村班子都积极参与进来,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走进老百姓家里不难,但走进他们的心里不易。”罗贤清说,到了基层,直接接触到老百姓和村“两委”,在开展工作时免不了矛盾和分歧。但当村里的产业项目扶持起来,贫困户通过项目脱贫,村民们看到他不再叫“书记”“领导”,而是称呼“兄弟”。这是作为一个第一书记最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