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豆、粮囤和歌谣
2017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守勇
  “二月二,龙抬头。”至今难以忘怀的除了雷打不动的理发,还有各种味道的料豆,院子里用锅灰围成的粮囤,以及一边敲打门框一边高唱的歌谣。
  同理发相比,二月二这天的料豆更值得期待,而且那般热情往往要持续好多天。
  料豆由黄豆炒制而成,有原味、甜味、咸味之别,还有说甜不甜说咸不咸的怪味。二月二的前几天,村子里每家都会传来锅铲在六印大锅里翻炒的“刺啦”声,厨房里窜出来料豆诱人的香味。炒出来的料豆或裹着糖,或沾着盐,裂着口,焦黄硬脆,香气扑鼻。那时候小孩子的穿衣很简单,口袋却很夸张,特别是褂子两边的布袋子,又大又凸出,装料豆能盛不少,带到学校去边看书写字边往嘴里扔,同学们互相交换,抓一把放在课桌上,也不管沾了糖的豆子是否会有口袋角落的灰尘或布丝什么的。更有意思的是用料豆当武器互相投掷攻击,当然总是由某人发起,战火迅速蔓延至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男生在课桌间腾挪跳跃,女生一边咿呀乱叫一边奋起还击,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战火才暂告停歇,但也仅是暂停而已。
  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的村庄,各家各户的宅基院落大小不一,但那时每家只有两三间低矮的土房,院子显得愈发宽敞。每逢二月二,家家户户在院子里绘成又大又圆的粮囤图案,以祈求风调雨顺粮谷满仓,我们那儿称作“围粮囤”。从锅底掏出草木灰,用篮子盛了,手抓或者用铁锨铲着,在院子里画圈,再绘成三角或半圆形的囤顶、梯子等,还要在粮囤中间撒上点儿稻谷或麦子高粱,用方砖压住,唯恐被鸟雀啄去。似乎是画成的粮囤越大越多,谁家的收成会越好一样,各家都铆足了劲儿在院子里画圈围粮囤,有的画上好几个,大大小小,一直延伸至大门外面,甚至大街上。我家前院的小四家每年都是这样,他家人多但房子不多,院子特别大,空空落落,正好能围几个大大的粮囤,估计草木灰是积攒了好多天的。每年二月二,他家都是个吸引人的地方,男人虔诚而不知疲倦地围粮囤,女人则手持木棍敲打门框门枕,边敲边拉长了声音高声叫唱:“二月二,敲门框,金子银子可家扛;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往家滚。”嗓门大、声音亮,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和合辙押韵的歌谣,我家在后院,听得也很真切,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其实,“二月二”和端午、清明、中秋一样,也有自己的名号,如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龙头节等,但与其他节日不同,人们总是习惯于称作或者只记得“二月二”。现在虽然还有理发、吃豆的习俗,但理发的时间讲究和深刻记忆难免淡薄了许多,家家户户炒豆的热闹劲儿也越发冷清,更多的是去超市买一包应景。至于画粮囤、高唱愿景歌谣,则更是遥远的回想了。儿时记忆中厚重温暖的“二月二”已渐渐远去,一个节日作为记忆的载体,如果失去了乡风民俗和参与热情,则如放久发潮的料豆一般,渐已索然无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