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梁采油厂:
停产井的“逆袭”之路
2017年03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4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王婉珺) 近日,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大芦湖管理区樊16-19井经过综合治理后,从半年前的低效复产到有效开发。对大芦湖油田来说,这口油井的成功治理不仅为同类型停产井恢复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老油田效益开发指明了方向。
  去年9月,樊16-19井由于杆断停止生产,恢复措施只有进行作业施工。根据“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型分析,受投入大、后期维护费用等因素影响,该井属于无恢复价值油井。
  在大芦湖油田,像这样同类型的油井数量不在少数,如果遇到类似情况都不恢复生产的话,将严重制约老油田持续发展。
  经过技术人员反复讨论,樊16-19井对应的注水井樊17-21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据了解,物性较好、井网完善是该井所在层系的优势,调整对应注水井后就可以为樊16-19井形成有效驱替压差,提高供液能力。很快,管理区就关停高液、高含水的无效益油井,加大对应水井注水,通过流场转变成功提升了樊16-19井供液能力。实施近两个月后,该井液面逐步恢复到井口,满足了套放生产条件,日油0.5吨。
  正是这0.5吨油让管理区看到希望。资料化验站站长晋战稳说,“起初樊16-19井虽然恢复生产,但还无法摆脱低效困境,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同类型油田实现有效益开发。”
  多年从事地质管理工作,让晋战稳“机缘巧合”想到了用释热聚氟解堵剂。他说,樊16-19井恢复生产初期液量较低,难注进、难采出的原因是所在储层粘土矿物堵塞孔喉,造成油藏渗透性下降,只要疏通这些管道就能有效提升油井供液能力。
  据了解,在纯梁采油厂范围内,释热聚氟解堵剂一般应用于水井除泥质堵塞增注,没有在油井进行过应用。经过各方面的调研和协调,管理区决定在樊16-19井实施该项工艺。据统计,实施上述措施4天后,樊16-19井日油能力达到3吨,增油幅度达200%,含水比例还在进一步下降。
  让管理区更为欣喜的是,樊16-19井试验成功,证明粘土矿物对孔喉堵塞引起的渗透性下降的分析判断,也证明了释热聚氟解堵剂在大芦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为区域内同类型低效油井找寻到了新出路,对提高低渗油层的产油能力、挖掘有效油层潜力都将产生重要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