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央泉水区,泉畔得有吃喝有逛头
“泉水产业综合集聚区”项目今年启动
2017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护城河沿岸未来会建设得越来越美。(资料片)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济南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到,要让泉水成为济南人民的共有、共享、共乐,成为济南提升国内影响的核心元素和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桥梁。“规划建设具有独特品质的中央泉水区,提升天下第一泉景区,多种形式建设亲水乐水空间。”
  那么报告中提到的“中央泉水区”会是什么样子?建设中央泉水区对济南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本报记者 唐园园
实习生 董泽        
打造“十泉”产品
需更大空间承载

  去年年底济南全市工作务虚会上,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曾建议规划建设中央泉水区,提到中央泉水区的空间范围主要是护城河以内及周边地区。在务虚会上被碰撞出来、首次被提出的“中央泉水区”概念,此次被写进了党代会报告。
  其实,很早之前济南就将东至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五龙潭,南至泺源大街南侧,北至大明湖的明府城为核心区域定位为“泉城国际旅游标志区”。党代会上提出打造独特品质的“中央泉水区”,似乎是将该区域的打造更深入了一层。
  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提出,这个区域可以说是济南旅游最大的核心亮点,近年在该区域不断加强“参与性”的打造,比如泉水大碗茶、乘船游护城河以及泉水浴场等,“但是由于该区域呈带状分布,空间有限,体验不是很深入。”“受制于地形,中央泉水区的打造不光是护城河沿线,一定要整合老城区。”张晓国说。
  今年年初,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泉水旅游工作的通知》,济南将全面策划打造品泉、赏泉、嬉泉、听泉、画泉、咏泉、命泉、寻泉、乐泉、酿泉(简称“十泉”)旅游产品。“‘十泉’概念如何落实?载体又在哪儿?这就需要更多新空间的开发。”张晓国认为,老城区要想真正成为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要开发,不然老城区里空间非常局促。“这就必须要有大手笔,可能要通过拆迁,将五龙潭和大明湖间辟出更大空间。”
控建筑密度高度
聚亲水乐水设施

  务虚会上,谭延伟提出,建设“中央泉水区”要注意做好“减法”和“加法”。“减法”,就是在中央泉水区注意控制建筑密度高度、人口密度、商贸活动强度和车辆交通流量等,对核心区域一般性生产生活要素适度疏散。
  张晓国提出,打造中央泉水区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比如如何实现人车隔离,把老城区如曲水亭街的重点片区逐渐限制车辆进入。另外还有如何让老城居民受益。
  谭延伟提出做“加法”,就是进一步凸显泉水和文化等特色元素,集聚增加亲水乐水设施以及文博展览、休闲娱乐、餐饮商贸等元素,规划建设一批历史文化雕塑、街头园艺小品等,提升沿泉、沿湖、沿河美化亮化程度,把中央泉水区设计打造成泉水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温馨浪漫的特色文化区,市民休闲娱乐的慢生活区。
  而这些想法,今年将逐步落地。前不久,济南市公布的2017年济南市城乡建设项目计划中提到,“结合工业遗产,推进西护城河北段规划建设,扩展大明湖景区亲水游览区域,打造集泉水旅游休闲、泉水产业创意街区、泉水美食等于一体的泉水产业综合集聚区。”可见,中央泉水区的打造需要泉水产品的集聚载体,而这个区域的策划规划方案及项目启动将在2017年开始。城乡建设项目还提到,“要以西、北护城河为主,打造文化景观,包括雕塑、墙体浮雕、桥体柱墩。”项目计划2020年竣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