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三进火场,救出7名百姓
济宁公安消防尖兵董国昂坚守灭火救援前线13年
2017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国昂(左一)在灭火救援最前线。
     主动请缨深入汶川灾区抗震救灾,和战友每天往返200多公里,为灾区群众送去珍贵的水资源;三进火场,26楼着火的高层小区救出7人……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董国昂入伍13年来,始终坚守灭火救援最前线,将青春献给了这份光荣的事业。

  本报记者 苏洪印

每天往返200多公里
解决灾民用水难题

  虽已时隔多年,但董国昂每当回忆起在汶川的日子,心头还是会涌出颇多感悟。
  2008年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众多家庭流离失所。正在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服役的董国昂主动请缨,参加支援北川灾区震后重建工作。
  北川灾区现场余震不断,停电、泥石流等种种恶劣条件下,灾民们连生活的最基本需求都难以保障,受灾安置点上千人无法正常用水。灾后的群众用水就是生命的最重要保障,一刻不容耽搁。就这样,董国昂和战友们担负起送水这项紧急任务。震后的灾区路途中危险重重,送水虽简单,却随时面临着滚石滑坡的危险。在那段时间里,董国昂和战友每天往返200多公里山路,累计为灾民送水450余吨。
  当年9月24日,北川擂鼓镇援建过程中发生了特大暴雨。震后安置点无法承受如此强的降雨,随时会导致山洪暴发。电力、通讯、道路一切中断,一家水泥厂职工全部被困,董国昂和战友冒雨强行凿开水泥厂围墙,翻越进入救援。在保护职工逃离时,围墙上的砖头瞬间碎裂将他的手严重砸伤,瞬间洪水中一片鲜红,但他没有退缩,最终带领战友救出了水泥厂全部受困职工。入川半年,董国昂始终冲锋在前,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家四口被困火中
他抱出熟睡龙凤胎

  2012年6月,董国昂由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调回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
  2015年12月18日,济宁太白湖新区京杭佳苑小区一栋26层的住宅楼电缆井电缆起火,火势从一楼蔓延到顶层26楼。接警后,90名消防官兵先后赶到现场救援。起火的住宅供26层,滚滚浓烟将楼道包围,42人受困。
  董国昂三进火场,救出了7名被困人员,其中包括一对一岁大的龙凤胎。他携带空气呼吸器进入20层搜救时,发现了困在家中的一家四口。“屋内有婆媳两人和一对一岁大的龙凤胎。浓烟不断往屋里窜,孩子的妈妈急得大哭,不知如何是好。”进入屋内后,他帮婆媳俩和孩子做好防护措施,和一名战友将一家四口安全转移到楼下。两个孩子被抱出来时还在熟睡,孩子的母亲非常感激,不停抹泪道谢。
  “我家里有个一岁大的女儿,看见俩孩子时候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着哪怕我出不来,也得把孩子救出来。”搜救过程中,董国昂三进火场,还救出两名中年男子和一名60多岁的老太太,转移楼下时还将空气呼吸器让给了他们。
  入伍13年来,董国昂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2800多起,抢救遇险群众160多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并多次获得“全省优秀基层指挥员、全国优秀基层指挥员”等荣誉称号,被济宁市委、市政府、市军分区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被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青年联合会表彰为“济宁五四杰出青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