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十余年,550余名逝者选择海葬、树葬、壁葬等生态安葬
淄博选择海葬人数五年增一倍
2017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树葬成为人们选择较多的生态葬法之一。 本报记者 马玉姝 摄
     本报3月29日讯(记者 马玉姝 通讯员 朱敏静) 清明节临近,记者走访淄博市各大公墓发现,海葬、树葬、壁葬等新型节地生态安葬越来越被市民接受和认可。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50余人选择生态葬,去年选择生态葬的逝者较2015年相比增长了近20%,其中,选择海葬的逝者最多,近五年来共有175人,是以往人数的一倍。
  淄博市公墓管理处副主任焦成名介绍,近年来,政府一直推行的新型节地生态安葬,选择生态安葬的人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树葬推行十余年安葬200多名逝者;壁葬自2010年新建,现在安葬了24名逝者;自2003年以来,海葬已连续举办14届共有334具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
  淄博玉皇陵公墓工作人员说:“过去国家规定双穴不能超过1.2平方米,单穴不能超过0.8平方米,树葬利用绿化将亲人的骨灰埋在树底下,大约0.3平方米就可以安葬两具骨灰,这一排20多棵树,可以安葬两百多人,至少可节省土地100多平方米。”
  “目前淄博玉皇陵公墓、淄川区龙山陵园以及临淄区黄埠山公墓三家可以提供新型节地生态安葬,其中树葬和海葬选择的最多。”焦成名说。此外,深埋不留坟头以及淄博市殡仪馆提供的骨灰入室存放也是节地安葬方式的一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