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一村回迁安置房
村民身份验证现场
村民抓阄工作人员当众公示
选房现场排队一一核对现场
抓阄完毕工作人员现场填写确定单
镜头一:近日,记者走进巨山街道城中村改造小区憬泰花园,只见小区内一栋栋黄墙红顶的楼房林立,居民徜徉其中,一座座花坛,一片片绿化带,宛如画中游,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以前环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你看这楼房多漂亮啊,小区路面硬化得多好,就是下再大的雨雪都不愁了!住了大半辈子城中村,今后咱也是城里人啦!好日子开始喽!”初春的午后,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的托三村村民张大姐由衷地感叹道。
憬泰花园回迁安置工作只是巨山街道回迁安置工程的一个缩影。近日来,巨山街道抢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机遇,自加压力、破釜沉舟,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回迁安置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保证回迁安置工程稳步推进,让群众早日回迁,街道成立回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分成房屋分配工作组、审验签到工作组、安保信访工作组、后勤医务保障工作组、联络工作组、公证工作组、纪检监察、资金结算组和村民代表组。工作人员实行终身责任制,对各自负责的工作一包到底,保证回迁房彻底交工、居民按时回迁。对回迁安置的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就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反复向群众作解释说明。从领取顺序号到填写确认单,从公示到组织验房,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紧锣密鼓地进行,既高效推进,又稳妥有序,为群众铺设了回迁安置之路。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特殊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多角度、多层面给予帮扶救助,使广大回迁户切实感受到回迁安置带来的实惠。
巨山街道地处薛城区的西部,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凤鸣湖畔,是全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北临京福高速公路出入口南邻京沪高速铁路,光明大道横贯东西。市政大厦位于辖区中心位置,市级重点工程驻扎在巨山街道。辖区面积39.2平方公里,辖26个村居,总人口达到5.2万人。巨山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时俱进,激情创业,开拓发展,紧紧围绕“全力打造服务型巨山,共建共享最美丽街区”总体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层党建为龙头,以社区建设为基础,社区服务为落脚点,城市管理为重点,综合治理为保障,全面推进巨山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自2012年5月11日,三区合一以来,巨山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区划调整交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分级负责、部门配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公开透明”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早日实现中心城区七个村的回迁安置工作。目前,2012至2016年,城中村回迁安置累计完成西托后村、东托一村、东托二村、东托三村、西托前村5个村,共计2191户、7153人回迁,共回迁安置房源3955套,安置面积42.7万平方米,房源面积由69平方米至130平方米不等,全年共发放生活费和租房费2250万元、房屋补偿款1300余万元,拨付拆迁村集体资金650余万元。中心城区城中村回迁安置工作目前还有徐沃村和西巨山村未回迁安置。其中徐沃村共需安置230户,公示安置人口629人;西巨山村需安置667户,公示安置人口2371人。其中徐沃村安置小区已基本具备回迁安置条件,2017年春节过后进入回迁安置程序。
镜头二:记者在回迁的巨山街道阳光社区,王大爷正和家人一起看电视,130平方米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60多岁的王大爷原来和一家老少六口人“蜗居”在一处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里40多年,一年到头照不到太阳,白天都得开着灯,房间潮湿阴暗,居住环境非常差。如今,王大爷一家告白了过去脏乱差的城中村,住上了干净敞亮的新房子,还在阳台上养起了花草,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俺们现在再也不用挤在一个小房子里了,现在的房子又大又亮堂”,这一切都感谢咱街道实施的回迁安置工作,让咱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在巨山街道变成美好的现实。
城中村改造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变了百姓生活。如今,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原先布满城中的低矮破旧“趴趴房”不见了,代之以一座座崭新的高楼,泥水路已改造成宽阔的柏油路大道,多路公交车途径此地并设有站牌,周边超市、学校、菜市场配套设施齐全,越来越多的居民切实改善了住房条件,实现了安居梦。街道大力完善回迁社区居委会配套设置,把回迁房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居住小区,让回迁居民安居乐业。城中村居民通过社企联谊、人才推荐等方式现已顺利解决了2万多人的收入问题。自三区合一以来,巨山街道的回迁安置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银企联动、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城中村改造的小区中,居民在下楼后走一分钟后就能找到体育锻炼设施。并且周边环境宜人,步行3分钟就能临湖见景(凤鸣湖公园、龙潭公园),不到5分钟就能走到商业街购物、餐饮街吃饭消遣(中央商业街)。在小区内,除了街头常见的绿化林木及草地,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看到小型公园,小型公园还能进行规范性的健身等娱乐活动。并且以后还将会设置相应的敬老院、幼儿园、中学、小学(龙潭中小学正在建设中)等。城中村改造突出以人为本,让老百姓感到方便。
各小区还组织成立居民委员会,普遍设置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普遍建立区域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广泛吸纳撤村建居社区辖区内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实现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老百姓出去后每隔不远都有社区级的服务中心。街道将在新城社区内打造10分钟生活圈。为了满足城中村回迁社区居民群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洁、计划生育等基本民生服务需求,针对社区广大居民,尤其是社区无业居民和流动人口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业余生活需求,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和大型室外运动场地,组建各类文化团队,举办各类文体赛事,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营造幸福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群众的道德文明素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