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4日讯(通讯员 姬广鹏 张
2017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24日讯(通讯员 姬广鹏 张玉波 梁川 记者 郗运红) 19日,滨州市庆祝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暨“残疾人辅助器具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滨州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培训中心举行。现场向残疾群众免费发放轮椅,安装假肢,为各县区发放各类辅助器具6000余件,这标志着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进万家”活动正式启动。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连琦介绍,滨州市有26.59万残疾人,占总人口7.13%,涉及80多万家庭人口,有辅助器具适配和服务需求的残疾人1.7万人。2017年,全市各级残联围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深入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进万家”活动。重点为生活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出行不方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服务全覆盖,全市辅助器具服务总人数不少于10000人。
  将进一步开展需求调查、康复服务、知识宣传等残疾人基本服务上门入户活动,摸清底数,开展康复需求调查,摸清视力、听力、肢体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筛查确定服务对象,加大投入。市残联重点采购助听器、盲杖等听力、视力残疾人辅助器具;县区要根据需求调查情况,重点采购轮椅、助行器、拐杖等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利用流动服务车,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适配,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至少为600名视力残疾人适配助视器、盲杖,为400名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为9000名肢体残疾人适配轮椅、助行器、拐杖等。同时,广泛宣传辅助器具适配政策以及常用辅助器具的品种、功能等知识,使残疾人及其家人掌握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知识。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参观了滨州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培训中心,深入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工作现场、贫困缺肢残疾人假肢矫形器取模安装现场、全市残疾人保健按摩培训教室、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了解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培训中心建设运营情况及功能发挥情况,并现场为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聋儿发放了声响玩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