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歌舞团
2017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淼
  1983年前后,歌舞团风行一时,而观看歌舞团的演出,也成为小城年轻人的一种生活风尚。
  在我的印象中,先后在小城老剧院演出过的歌舞团,有济南歌舞团、徐州歌舞团、淮北歌舞团等等,几乎每次都是一票难求,人满为患。歌舞团演员时髦的衣着服饰,以及他们跳的舞、唱的歌,更成为引领小城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淮北歌舞团来小城演出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牛仔裤,而彼时尚且默默无闻、后来成为著名歌手的朱明君的一首《什锦菜》,则让我真正感受到靡靡之音的莫大魅力。
  小城的老剧院应该是建国初期的建筑,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不仅建筑本身已经显得破败不堪,剧院的经营也早已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可以说正是歌舞团的莅临,救活了老剧院,并让老剧院重新恢复了门庭若市的盛况。老剧院的外观老旧如此,内部更是乏善可陈,且不说室内空间逼仄、压抑,单是坑坑洼洼的地面,也让进入其中的观剧者大觉扫兴。不过,老剧院里的坐具虽然是那种坐着拥挤的老式连椅,却可以多塞几个人,甚合我们这些人多票少者之意——因为我们早已和剧院的检票人员打得火热,有少买票、多进人的特权,而这种没有隔断的老式连椅,则恰恰为我们当中的无票者提供了方便。
  那时我们观看歌舞表演,一般都是托熟人买位置靠前的甲等票,而且许多人霸占着一整条连椅,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大家一起鼓掌,一起喝彩,一起吹口哨;看到自己不爱看的节目,大家一起跺脚,一起起哄,一起喝倒彩,有时甚至还会往舞台上扔一些水果皮、饮料盒之类的东西,引得满场观众为之侧目。当时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流行歌曲和迪斯科舞,淮北歌舞团的朱明君演出时,我坐第三排,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对台下观众抛媚眼的神态,此情此景,过后许久,依然让我为之心醉神迷。彼时迪斯科舞方兴未艾,当最后一个压轴戏集体迪斯科舞开跳时,全场观众为之沸腾,比之当下最为癫狂的摇滚乐现场也毫不逊色。
  歌舞团的演出已经成为小城青少年的一次集体狂欢,自不待言,然而狂欢过头,就会乐极生悲。有一次徐州歌舞团来小城演出,歇场的时间,几个无所事事的男青年喝了点酒,跑去歌舞团的驻地,对女演员说些不三不四的俏皮话。男演员出来阻止,双方言语不合,彼此大打出手,结果几个男青年吃了亏,被歌舞团的演员们狠揍一顿。在家门口被人打了,几个熊孩子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大家各自呼朋唤友,卷土重来,一时间老剧院外硝烟乍起,风起云涌,小城里的各路好汉啸聚老剧院,大有保家扬威的气势。
  于是,一场小打终于发展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大打,歌舞团里有多人被打伤住院,而小城好汉则为此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时逢那年的第一次严打,本来众人多以打架斗殴的小罪入监,在经过一番处理之后即将放人,却最终被定为“流氓团伙”。其中一位王姓长者以“主谋”罪名被判刑十六年,起因不过是打人者曾经在他家中“商量”过事,其余各人则以打人的轻重,分别被判十四年、十二年、十年、八年,乃至一年、半年,不等。至此,喜欢去老剧院出风头的我们大都作鸟兽散,而歌舞团演出的盛况也一去不复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