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热衷“扶贫”并非不务正业
2017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盘和林

  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扶贫话题很火。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们,纷纷谈到了自己对扶贫工作的看法。尽管观点未必一致,甚至还有相互针锋相对之处,但以企业之力推动扶贫工作的意向和动作是一致的。这不仅让人产生疑惑,企业家原本是追逐利润的,搞扶贫工作是不是不务正业?
  实际上,我国民营企业家“不务正业”,热衷于“精准扶贫”的并不少。有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仅进入工商联系统“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2.65万家,累计投入465.5亿元,精准帮扶了388.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从政治、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均衡和社会公平的。但我们回到“企业”和“企业家”的定义上来看,无不是以“盈利”、“追逐利润”为最核心关键词的,本应“在商言商”的马云等民营企业家们是不是的确有些“太不务正业”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曾说过:“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这种“企业责任就是赚钱”的观点至今在国际上仍很有市场。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第二目标,更不是唯一目标;企业真正的第一目标是生存发展,而为了实现生存发展这一目标时,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例如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等方式来保护社会福利,必须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及资助慈善组织,从而在改善社会中扮演积极角色。
  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经济体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使得我国大部分人口脱离了贫困威胁,但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却出现了经济增长加剧社会不平等、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而社会学家将社会不平等、发展不均衡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贫困现象。
  因此,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上面,还要关注社会公平、社会平等,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之中。要知道,“反贫困”行动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只有企业及企业家所代表的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与政府机制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十九大报告中“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也是十九大报告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要义所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