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卖货不能放任自流
2018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江德斌

  近年来,“直播+销售”俨然一种新型商品销售模式,商家可以利用直播宣传自己的商品,让人们在观看直播的同时了解商品,以期更好地销售;受众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商品。低成本、高转化率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直播行列。在直播售卖的商品中,食品、药品等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其中不少是“三无产品”。
  “直播+销售”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销售模式罢了,但是,无论哪种销售模式,都要遵守法规,不能违规售卖假冒伪劣商品,不能销售“三无产品”。
  直播卖商品是利用粉丝、朋友的信任度,借机推销产品牟利,但在产品质量卫生方面,往往就不确定了,只是单纯以自己也在使用为由,博取消费者的信任。其中会潜藏一定的安全风险,商品质量难有保障不说,而且如果出现质量卫生问题的话,粉丝索赔维权也存在困难。可见,粉丝要理性冷静看待主播销售商品,应先看其产品是否资质齐全,是否正规厂家出品,再选择合适的商品购买,不要只听主播一面之词。
  按照相关规定,直播平台对主播和内容负有管理审核职责。因此,主播在直播平台上销售“三无产品”,已经触犯相关法规时,平台不能坐视不理,应承担起管理职责,及时叫停并对主播给予处罚。直播平台管理者应认识到,“直播+销售”虽是流量变现模式,可以给平台和主播带来利润,但也要在合法范围之内进行,不得随意超越界限,销售假冒伪劣、“三无产品”。
  从主播违规卖商品行为来看,“直播+销售”商业模式已得到粉丝认可,但亦处于监管空白地带,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以致乱象丛生,“三无产品”都能公开销售。相关监管部门应根据相关线索,对涉事主播依法进行调查,督促直播平台严加规范管理,堵上这个销售“黑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