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路名牌来了,城区10条主干道正在有序安装中
一目了然,市民感觉温馨便捷
2018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红星路与共青团路的指引牌。 本报记者 孙璇 摄
     本报济宁2月6日讯(记者 孙璇 通讯员 杨阳 耿际源 潘现) 日前,济宁市城市家居提升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城区路名牌正在陆续安装,直观可感的路名牌让市民感受到便捷与温暖。
  6日,济宁壹粉“风云行”向齐鲁晚报官方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信息说,共青团路与红星路交叉口西北角,设置了新的道路指引牌。指引牌在一根路杆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标注了路名、公交车、学校、景点、公厕等地点,还标注了距离。“太全了,周边的地方在指引牌上一目了然,犹如一位知心大姐,让人感受到便捷与温暖。”壹粉“风云行”说。
  这正是济宁市实施城市家具提升工程的一部分。“以前城区主干道交叉口没有指引牌,路名牌主要有老式不锈钢路名牌和广告灯箱式路名牌两种。”济宁市城市家具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实地调查发现,这些路名牌不少破损严重,产权单位较多,有路段甚至安装了20多个路名牌,安装距离也不规范。
  如今的路名牌的指引牌有了严格的标准,去年5月,项目部编制完成了《济宁市道路指引牌、路名牌导则规范》,对指引牌和路名牌的尺寸、颜色、版式、安装位置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根据规定,路名牌的设置应根据周边环境,结合道路结构、交通状况、周边绿化及设施等,设置在道路交叉口人行道转角圆弧与直线的切点处,行人和车辆最易看的位置,牌头应不被遮挡。指引牌的设置反映1000米范围内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场所的行进方向和距离。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济宁市城市管理局承担了城区道路指引牌、路名牌的试点设置、推广安装工作。去年3月,项目部首先选取洸河路与共青团、洸河路与供销路两个路口进行试点安装,得到市民认可后,全面推广到市直管的10条道路上进行安装,目前,10条道路已经安装路牌356个,指引牌58个。
  项目部采取点—线—面的工作方式推动城市家具的安装工作,去年12月4日,开始在城区各区推广,截至目前,各区相继完成909个路名牌的安装,其中任城区512个,太白湖新区259个,高新区122个,经开区16个。

 □相关链接                 
遮阳棚遮风挡雨 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走在街上,不少市民发现,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安装了白色的遮阳棚,棚子呈波浪状,不仅为市民遮风挡雨,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区已安装了36个遮阳棚。
  “平常来去匆匆,没怎么注意。前两天下雪,才发现这遮阳棚,感觉非常温馨,造型也很好看。”6日上午,在红星路一遮阳棚下,市民张女士颇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以前城区的遮阳棚是篷布的伸缩篷,较为简易。如今的遮阳棚使用张拉膜结构,寿命较长,膜的表层光滑,具有弹性,大气中的灰尘等微粒不易附着,雨水冲刷后可恢复其原有的清洁与透光性。
  去年12月,洸河路与琵琶山路,洸河路与共青团路两个路口安装了8个遮阳棚作为示范点。经考察和验证后,遮阳棚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由济宁银行承接这个项目。
  截至目前,洸河路与火炬路交叉口,太白路与琵琶山路交叉口,吴泰闸路与琵琶山路交叉口,古槐路与洸河路交叉口等9个路口安装了36个张拉膜结构遮阳棚。“春节过后,洸河路与济安桥交叉口等2个路口的8个遮阳棚将陆续安装。”济宁市城市家具项目部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 孙璇 通讯员 杨阳 耿际源 潘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