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惠万村”系列宣传之——金融消费风险提示
2018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前,聊城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发布2017年聊城市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及处理情况。2017年,投诉受理量稳中下降,投诉转办处理机制顺畅,投诉办结率维持高水平。消费者的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贷款、银行卡、存取款、支付结算、征信管理等类别。
  目前,又恰逢春节消费旺季,本期金融知识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根据2017年消费者投诉受理情况,为消费者提供几类常见的金融消费风险,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投资有风险
理财需谨慎

  年底了,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创新高,不少消费者也准备把这一年的工资购买理财产品。聊城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提醒,投资有风险,金融理财需谨慎。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请牢记五个“不等于”: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投资理财不等于投资发财。
  网上理财需甄别,虚高回报不可信。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网络理财快捷、方便、收益不错,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理财时,一是要注意考察该网络理财平台是否拥有国家规定的所开展业务需要的金融许可牌照,避免黑心欺诈平台吞掉血汗钱;二是要选择有实力背景的大型平台,其一般具有较好担保偿付能力;三是当回报明显高于同时期银行理财和其它大型平台理财产品时,一定保持理性,避免落入““钓鱼网站”和“木马植入”的陷阱。
小心扫码送礼品
谨防新型诈骗

  小心扫码送礼品等新型诈骗。春节临近,在超市门口、大型购物中心等,总有很多赠送牛奶、食用油、食品、工艺礼品等活动,但有些“赠送”需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骗子利用所取得的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消费者一定莫贪便宜,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
  此外,有些不法分子通过拍照、截图等方式获取用户付款二维码,盗刷用户银行卡。“付款码相当于银行卡加密码,不要轻易发给他人。”专家介绍,不法分子只要获取了,就可以进行复制,获取银行账户和密码。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二维码作为入口的新型互联网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将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披上二维码的外衣在移动终端广泛传播。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没有防范警惕性,消费者个人很难防范。
网络交易慎点链接,
避免掉入“钓鱼网站”

  买年货时,不少消费者还选择网购。消费者在网购选择店铺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大型第三方交易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关注消费者对网店商铺的口碑及品牌美誉度的评定,参考消费者的购物点评,同时要辨别点评真假,防止网站利用虚假刷单取得好评率。
  此外,不要随意点击未经认证、来历不明的信息源推送或卖家发过来的其他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
  网络交易切记:1、登录正确的银行网站;2、交易前查看安全锁(目前工行、建行、农行都纷纷推出U盾、Ukey等网络安全设备);3、设置复杂的密码作为网上银行密码;4、通过网银办理转账、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5、避免在网吧、公共场所登录网银。


  (记者 谢晓丽 通讯员 孙迎秋)
  特别提示
  1、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或者非正常渠道的电话银行服务;
  2、不要轻信各类中奖、费用返还的短信内容,拒绝利益诱惑;
  3、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或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在任何情况下,银行及公安、司法等单位都不会向客户索要银行卡或网上银行密码。
  4、要提高安全意识,比如在设置密码时避免选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猜测的数字或字母组合,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等。
  5、要登录正确的网站、通过银行的专用电话或到银行的营业网点进行查询咨询;
  6、遇到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同时,聊城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将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完善金融机构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同时,创新和拓宽宣教载体平台,形成金融教育长效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