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新土一尊器物,皆是世间独一无二
2018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邓英英

  3月27日,市文化馆等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宁津街道东墩村的石岛民俗馆,探访陶瓷艺人于文群。
  这座民俗馆是在原当地某位大户人家的海草房故居的基础上建造而成,青石墙壁、海草屋檐,木雕门窗,几进几出的四合大院,一切都透出古朴的渔家气息,陶瓷艺人于文群将大家带到他的工作室,请各位入座品尝刚刚沏好的清茶,当一盏盏瓷杯被端起时,于老师将瓷器的故事缓缓道来。
  瓷器,作为中国的代名词,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历朝历代的荣辱兴衰,凡瓷器制造兴盛之时,也正是当朝盛世之时,凡瓷器制造没落之时,也正是当朝江河日下、危亡之际。究其原因是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与百姓的需求息息相关,不论作为生活用具,还是祭祀礼器,不论是用于观赏还是贸易交往,陶瓷,都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讲述结束后,于老师将大家带到了窑炉前,让大家有幸见识到他历时半年创作出的各式作品出窑时的场景,一起分享一件件艺术品诞生的喜悦。于老师说,陶瓷创作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器型、釉彩、绘图等方面带来的艺术之美,更在于作品出窑前未知的模样,艺人在等待中的期盼与不安,产生的种种遐想,直到开窑后一睹作品真容,那一刻的惊喜之情。
  待器体温度稍降之后,大家将这批作品摆上木台,仔细欣赏。在这批作品中,有几件于老师颇为得意之作,都倾注了于老师大量心血,浑然天成般的陶器原始古朴,粉雕玉琢般的瓷器精巧秀丽,多种釉彩的施加、重叠在陶瓷上留下了不经意的痕迹,有如云朵萦绕,有如浪花拍岸,有如星辰熠熠,有如泼墨斑斓,千变万化,无可复制。
  陶瓷之美静谧低调,含蓄淡雅,饱含着中国特有的精神文化特质,如一支幽兰独立世间。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陶瓷制作这门传统手艺,市文化馆将于今年为此项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也欢迎广大手艺人前来市文化馆申报非遗项目,与我们共同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