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坟头,167个村30年节地2000亩
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582处,43%的村居实现节地生态安葬
2018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日讯(记者 马玉姝 通讯员 朱敏静) 清明将至,全市各大公墓将陆续迎来祭扫高峰。4月2日,记者从淄博市民政局公墓管理处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582处,节地生态安葬率约为43%。
  全市实施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各不相同,除了海葬、树葬、草坪葬等新型节地葬法外,各区县还保留了深埋不留坟头、骨灰入室存放、生态墓穴等传统的节地生态葬法。以桓台县为例,桓台县是目前全市唯一保留“深埋复耕葬法”的区县,所谓“深埋复耕葬法”,就是骨灰深埋0.5米以下,自家或祖坟所在地责任田内,占用一季作物种植,下季平坟头恢复耕种。全县有167个村实行责任田深埋复耕的安葬方式,占全县村数的50%。
  据桓台县工会主席田兴军介绍:“为了不耽误耕种,坟头在田里一般不会超过半年。深埋复耕葬法既节省土地资源,又节省人力物力。此葬法比公墓下葬方式每例至少节约3000元。”田兴军表示。
  据测算,30年来,桓台县167个村累计节约耕地近2000亩,每年为老百姓节省525万元。
  据淄博市民政局公墓管理处统计,截至3月20日,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582处,覆盖村居119个,加之实行深埋不留坟头的村居167个,全市43%的村居实现了公益性公墓安葬或节地生态安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