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齐鲁未来星”研学游启动
首届山东省中小学研学旅行高端论坛本月21日举行
2018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走出教室,在旅行中学习知识。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为推动学校研学工作的落地执行,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4月21日,由齐鲁晚报主办的“2018山东省首届中小学研学旅行高端论坛”将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报“齐鲁未来星”研学游也将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 李飞 见习记者 潘世金

中小学研学旅行论坛
专家大咖将现场传经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并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截至目前,山东、北京、陕西、江西、四川、湖南等十余个省份出台了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全国范围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已经开始。
  2018年寒假之前,济南市教育局也首次发布《中小学寒暑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对学生假期生活进行设计与指导,研学类课程成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共同的重点内容。
  为推动学校研学工作的落地执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4月21日,齐鲁晚报主办的“2018山东省首届中小学研学旅行高端论坛”将在山东济南举行。“齐鲁未来星”研学游也将正式启动,带领学生走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通过研学提升青少年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意识。 
  本届论坛将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中国科学院专家、清华大学专家、山东省和济南市教育部门相关专家、各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研学旅行相关的机构负责人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创新与发展”开展深入探讨与交流,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研发专业研学课程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去年7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设计开发富有山东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指导各地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研学旅行课程。同时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表示,过去的研学通常是由家长主导,而现在政策中提出的研学课程则以学校为主体,是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体系。“相比夏令营,研学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开阔眼界,还要与学校育人目标相吻合,一次研学活动可能包含社交、心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多方面的课程,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烟文英看来,研学是开启学生成长的“宝盒”,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让学生走出去,为他们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学生的成长需要实践和体验,在研学中,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济南市新苑小学校长赵殿胜表示,近年来研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研学课程的开展也很好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希望在即将举行的研学论坛上,专家能从理论的角度系统阐述研学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学校研学课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给予指导。”对研学论坛,赵殿胜也很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