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帕金森,中西医综合干预是关键
山大二院周庆博:千万不可随意加量服药或停药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庆博在为帕金森患者做检查。 采访对象供图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的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7%,60岁以上发病率为1%,即每100人就有1个帕金森病人,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的周庆博,尤其擅长治疗帕金森,他表示,虽然帕金森病目前仍然无法根治,但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化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报记者 陈晓丽

  治疗一个月,80岁卧床老人可以独立行走
  10日上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院区老年医学科病房,80岁的李爷爷正在病床上休息,面色红润,精神状态不错。
  大约从五六年前,李爷爷的双手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以为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李爷爷和家人都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随着病情的发展,仅仅两年后李爷爷吃饭都有了困难:“没等饭送到嘴巴,就都撒了,心里着急,就自己单独用个小碗,用手抓着吃。”
  担心焦虑下,李爷爷的家人开始带着他到处求医,被诊断为帕金森病。跑了好几家医院,吃了不少药,但是病情一直没有明显缓解。时间一天天过去,帕金森病让李爷爷的双腿也开始颤抖,“因为这个病,两年多时间我都没有下过楼,只能呆在家里,下床就需要人搀扶。”
  经过多方打听,李爷爷的女儿得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院区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庆博擅长治疗帕金森。今年3月初,已经无法走路的李爷爷被担架抬到了病房,在这里办理了住院手续,开始接受治疗。
  详细了解病情后,周庆博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西药、磁热疗法、康复训练等。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爷爷的病情已经明显缓解,“现在不仅可以用勺子自己吃饭,每天我还在病房走廊里走上两三个来回,感觉一天比一天轻松。”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李爷爷的女儿一次送来三面锦旗。
  无法有效预防,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李爷爷并非个例,专注帕金森疾病诊疗多年的周庆博表示,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甚至无法完成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
  “帕金森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因此还不能有效预防,也无法被根治。”周庆博说道,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人的老化都有很大关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帕金森病的病程一般是15到20年,其间有三到五年的蜜月期,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和方法逆转病情的进展,西医治疗仍以药物(左旋多巴类等)改善症状为主,而且药物治疗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并出现逐渐增多和加重的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治疗帕金森病最好的方式便是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干预。”周庆博解释道,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西药、康复训练、心理调整以及生活细节的照顾。
  据介绍,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不仅能减少西药用量、减少其毒副作用,从而改善帕金森的多种症状。还能对患者的其他慢性疾病进行治疗,例如李爷爷患有帕金森的同时,还患有糖尿病和脑梗,也可通过中医药调理。
  治疗应细水长流,急于求成反而加重病情
  帕金森病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周庆博说,对于帕金森病的四大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或减少、姿势和步态的障碍来说,治疗要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而在非运动症状中,便秘、尿频、失眠、体位性低血压可以以中医为主或单纯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有的帕金森患者伴有顽固性便秘,七八天都没有大便,只能去医院灌肠,很痛苦。”周庆博告诉记者,李爷爷就伴有夜尿频繁和梦中大喊大叫的症状,使用中药调理后已经明显缓解。
  帕金森病发展缓慢,治疗过程也较为漫长。“一定要坚持剂量滴定的用药原则,就像滴水下落一样慢慢增加剂量,尽可能用小的剂量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周庆博提醒道。
  然而有些患者急功近利,擅自加大服药量,这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大忌。周庆博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位病人,服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美多巴达剂量高达每天8片,“通常来说这种药物每天服用不能超过三片,否则将来发生异动症的几率就非常大。随便加量服药,虽然近期病症缓解,但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很快显露,让未来的治疗非常棘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