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阿兰因肘击对手被停赛8场
足协罚单难道是鼓励球员“使阴招”?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被停赛了八场,这下恒大和阿兰都高兴不起来了。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李志刚

  4月10日晚上,中国足协官网挂出了多张“处罚决定”,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当然是针对恒大外援阿兰的那一张。事情的起因是在中超联赛第4轮,恒大客场挑战权健的比赛中。第50分钟左右,恒大外援阿兰与权健球员刘奕鸣发生冲突,他在裁判的眼皮底下直接一个肘击击倒刘奕鸣,刘奕鸣痛苦倒地,阿兰被主裁出示红牌直接罚下。虽然赛后阿兰两度致歉刘奕鸣,并且遭到恒大罚款10万元的严厉处罚,但中国足协依然“铁面无私”,对阿兰停赛8场,罚款5.6万元人民币。
  罚单一出,风波又起。有意思的是,平时经常口径统一指责中国足协的球迷,瞬间分化,又有很多人认为对于阿兰的处罚太轻了,有人说,上港奥斯卡用球“闷人”都被罚停赛8场,阿兰肘击对手怎么也只是被罚8场?北京球迷更是不解,他们拿张稀哲举例子,说张稀哲打了对手一记耳光,从伤害性质上,比阿兰肘击刘奕鸣后脑要轻多了,凭什么张稀哲被停了12场,阿兰就只停8场?一时间好不热闹。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中国足协突然之间加大了对场上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果单从违规的相关动作来看,足协的处罚大致是说得过去的,也一直在追求着尺度上的前后统一;但更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有些恶劣动作为什么会出现?场上主裁判、比赛监督、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难道不应该站在更全面、更完整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些问题吗?
  仅以张稀哲、阿兰这两件事为例,还原一些当时的现场:去年,在北京国安与重庆队的比赛中,张稀哲想在本方后场快发界外球,重庆队陈雷用手推了张稀哲的脸,到底是有意无意只有陈雷自己知道,随后张稀哲才突然冲动,掌掴陈雷;这一次,在阿兰发作之前,权健队刘奕鸣对他使用了一个“搂头”的动作,这完全不是竞技场上应该出现的,更关键的是,“搂头”同样发生在主裁判眼皮子底下,他却视而不见,于是才有了阿兰的肘击刘奕鸣事件。
  在这两起事件中,起因大家看一下视频回放就很清楚了,如果主裁判当时就分别对陈雷、刘奕鸣予以处罚,哪怕是口头警告也好,恐怕就不会再有张稀哲、阿兰的非理智行为出现。问题是,当值主裁判,对类似的挑衅甚至可以说恶意挑衅置之不理,却又对随后可能是“下意识反击”的行为予以重罚,而所谓的“听证会”更是走走过场,完全不能恢复到一个理性的环境内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所谓的中国足协“执法如山”,其实起始于最初场上主裁判的“不作为”“和稀泥”,直到现在居然还有人沾沾自喜,简直是可笑至极——这样的判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鼓励场上球员“发蔫坏”“使阴招”,针对的对象就是对手阵营中的关键球员,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了,足球水平能提高才怪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