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微笑、爱心守护孕产妇
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刘素青,母婴平安就是她最幸福的事儿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年的护理工作中,刘素青用默默奉献践行着自己的职责。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默默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作为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刘素青心里有着自己的工作标准。在21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始终无怨无悔坚守着自己的事业,用微笑和爱心守护着每位孕产妇,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本报见习记者 唐首政 见习视频记者 张清直 通讯员 胡金祥

工作虽繁琐
但容不得半点疏忽

  “妇产科是个比较喜庆的科室,也是责任较重的科室。每当看到健康宝宝降生,对我们来说都无比欣慰,也是最幸福的事。”作为妇产科的护士长,刘素青深知肩上的重担,日常巡视病房、查看宣教落实情况、查看危重术后及夜间入院患者护理质量等情况,每一天她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一年前,27岁的赵女士通过试管婴儿怀上了双胎,虽长期保胎但一直有流产的迹象,为了保证母婴安全,其家人急忙带她从金乡赶到济宁住进了市妇女儿童医院。由于赵女士体质问题,用药均不吸收,且出现过敏反应,情况不容乐观。在为赵女士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刘素青不停地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护理下保胎成功。前不久,赵女士还抱着孩子专程到医院道谢,而对刘素青及科室团队来说,这也是对她们最好的肯定。
  “护士,奶粉要放多少呀?”“还有单间吗,什么时候能住进去?”“护士这化验单上的这个表示的什么呀?”……妇产科护士的工作是繁琐的,换药、检查,偶尔忙不过来时经常会遭遇误解和责难。在与孕产妇及家属耐心解释的同时,她们常常会把委屈往肚子里咽。“虽然很辛苦,也经常遭埋怨,但每当看到新生命的降生和孕产妇及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时,就是对我们护士最大的鼓励。”刘素青坦言。
工作特别忙
加班加点成常态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痛苦与喜悦交织的旅程。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医院接收的高龄、急危重症、合并症多的孕产妇也逐渐增多,科室护理人员比以前更加忙碌了,这对刘素青及其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为给孕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刘素青和她团队经常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急救、急危重症的抢救、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后大出血抢救等演练,科室也养成了定点学习的习惯,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每月一次的理论考试,三个季度一次的实操测试,科室全体护理人员都顺利达标。
  为了能及时了解科室患者情况,方便为患者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刘素青与同事想了各种解决方案。不仅建立了孕产妇交流群,只要在群里一反映,解决办法和护理人员就会立马到位,而刘素青更是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此外,随着孕妇孕期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刘素青便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孕期营养、护理等知识,不断充实宣教内容。
  由于工作的原因,按时下班和节假日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都是奢侈的,对于产科护士而言更是如此。作为护士长,刘素青时刻紧绷着一根弦,很少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其实我感觉挺对不起我闺女的,她今年10岁了,我很少陪在她身边,偶尔会抱怨我说话不算数,答应她的做不到。”说起女儿,刘素青十分愧疚,不过好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给了她很大的鼓励,让她能在21年的护理工作中,始终无怨无悔坚守着自己的事业,用微笑和爱心守护着每位孕产妇。
  扫码看视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