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平台首赴尼日利亚打井,开启高质高效发展新征程,胜利海洋钻井:
国际市场“半壁江山”格局初现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里之遥的西非东南部国家——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其探明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尼日尔三角洲和贝宁湾沿线的海上,3月25日,经过40天11692海里,新胜利一号和胜利四号钻井平台顺利抵达这片海域,实施钻井施工作业。“这是胜利工程油服首次进入尼日利亚海洋钻井市场,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油服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胜利海洋钻井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许军富说。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柴德友 王为


勇闯国际
油服市场

  去年8月,经过多轮次商务谈判,胜利海洋钻井公司与壳牌石油尼日利亚公司签订合同期为2+1年的大单。4个月后,该公司又成功签订尼日利亚NEWCROSS项目1+1年合同。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看着盯了10年的项目落槌,海洋钻井公司市场总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尼日利亚项目经理王庆感慨万千。他说,这两个占胜利工程公司2017年海外新签合同额近一半的项目,承载了海洋钻井人10年的努力,也为公司打造国际市场“半壁江山”格局注入新动能。
  早在2007年,海洋钻井公司就开始探索涉足尼日利亚项目,囿于当地复杂的政治和公共安全环境的压力,曾几度流产。“其实,当时更大的压力来自国内,高油价时期石油工程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公司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保障胜利海上原油上产。”许军富说,十年来,油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洋钻井公司在压力面前始终将目光放在高端市场,谋求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
  据了解,有着40年海上钻井施工经验的胜利海洋钻井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海洋钻井的专业化公司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尝试国际合作的海洋油服公司之一。上世纪90年代,在环渤海海域,该公司就以国际反承包形式开始为科麦奇、阿帕契、阿吉普、EDC、云顶等国外石油公司服务,20多年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的经验,为成功中标尼日利亚项目做了最好注解。
  事实上,这不是海洋钻井公司第一次走出国门。2005年,胜利七号平台整建制赴韩国西海岸打井,以费用大包的形式为BOT公司服务。时任平台经理宿晓松回忆称,那口井打了78天,试油46天,4个多月平台职工都没有倒班,“当时就是一心想着怎么能够探索国外施工经验,毕竟‘走出去创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1年,海外施工项目再次和海洋钻井公司结缘。在工作量饱满是否还要“走出去”、国外施工风险重重等争议声中,该公司委派胜利十号平台远征波斯湾。在众人的忐忑中,这条平台连续高质高效施工6年多,为胜利工程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算上此次出征的两座平台,公司在国外施工的平台达到3座,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占公司“半壁江山”的版图日渐清晰。”许军富对海洋钻井公司进军海外高端市场充满信心。
专业专注
赢得甲方赞誉

  “单单一个HSE方案就编写了6大部分5万余字,全部用英文书写。这还不包括6部手册、127个文件、100多个表格,每编制完一项还要对平台员工进行现场培训。”身为尼日利亚项目HSE管理体系编写组组长、海洋钻井公司安全环保科副科长冯钟丽感到压力山大,她负责的问题项虽然只有80个,但工作量巨大,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与成败。
  从去年10月25日驻平台以来,冯钟丽和她的小组一直在忙碌着。“这是我审核过的40条钻井平台和船舶中,唯一一家未聘请第三方机构而独立编写完成HSE体系文件的平台。”甲方壳牌公司总部的囊先生被他们的专业精神所打动,在专门会议上大加赞赏。
  对有着40年海洋油服历史的胜利海洋钻井来说,“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企业精神早已深入血脉。自1978年胜利一号平台出海打井以来,该公司在环渤海、韩国西海岸、波斯湾等海域打井1300余口,进尺300多万米,相当于钻穿了340座珠穆朗玛峰。先后与中海油、中石油、壳牌、EDC、阿吉普、科麦奇、BOT、SMS、云顶、东华、智慧石油等十几家中外公司合作,南堡油田、葵花岛油田、埕岛油田等中国近海7个整装大油田发现井全部由他们钻探完成,建成我国第一个300万吨级浅海大油田。
  “你们展现了友好和合作的精神,这是一次完美的施工。”远在波斯湾打井的胜利十号平台,收到业主监督穆罕默迪的一封感谢信,对平台在BS-19井三开高压盐水层安全优质高效施工表示赞赏。
  不负众望,作为胜利海洋钻井的“先遣部队”,胜利十号平台闯过了重重难关,以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业主IOOC和甲方SMS的高度评价,一期合同签认率97.8%,二期合同签认率更高达99.3%,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干得漂亮。”在马来西亚云顶项目施工的新胜利一号平台,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甲方监督书面表扬。同样赢得好口碑的,还有胜利六号、七号首次与民企智慧石油合作打井,海洋地质为上海局东海、黄海、南海地质录井服务,等等。
  不仅仅是海上,他们的足迹也遍布新疆、山西、天津、山东烟台,甚至沙特等地,以成建制的方式对外输出劳务、技术和管理服务300多人次,打造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海洋陆战队”。
首赴尼日利亚
钻井市场

  位于山东烟台芝罘岛的船厂,这里是新胜利一号平台的诞生地,胜利四号平台从国外引进改造也是在这里进行的,两座平台从这里装船启运,赴尼日利亚打井。“七成以上的油气开发、八成以上的油服工程业务都来自国际石油公司。”在王庆眼里,尼日利亚丰富的石油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无限可能。
  经过严格细致的整改后,胜利四号平台接受了NEWCROSS甲方代表与RSI检验人员持续11天的验船工作,一次性完成钻井系统低压大排量循环、扭矩测试、48小时高压试运转等试验环节,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评价,拿到了动迁令。
  新胜利一号壳牌尼日利亚项目也迎来了最终“大考”,历时5个多月,HSE管理体系、设备、井控、环保、拖航移位、安全操作、生活区、人员取证等660项问题逐一关闭,顺利地通过验收。
  “新胜利一号平台是2014年投产的50米自升式钻井平台,新度系数高,与波斯湾打井的胜利十号平台是“姊妹平台”,装备型式和作业水深都能很好满足壳牌严苛标准;胜利四号平台是坐底式钻井平台,井架可以放倒,特别适合尼日利亚滩海及沼泽作业区域钻井需要。”对选择平台,许军富深有考量。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胜利海洋钻井将国际化战略作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得以确立。许军富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公司发展蓝图:以胜利十号平台阿联酋项目为中心,布局中东区域;以新胜利一号、胜利四号平台尼日利亚项目为中心,开拓北非、西非区域布局海外,打造国际市场“半壁江山”格局。
  两座平台同时启运,经过40天11692海里,跨越两大洲三大洋的长航,新胜利一号、胜利四号钻井平台顺利抵达尼日利亚海域,并分别湿拖到各自井位,开始开钻前的准备和验收工作。石化油服首次进入尼日利亚海洋钻井市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锚点。

  ◥钻井平台抵达尼日利亚海域。

  钻井平台正在进行卸船作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