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乐——
投身现代农业汗水挥洒热土
2018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喜欢高大上的工作,能投身农业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张康乐,就是在农业中挥洒汗水的一员。
  张康乐,1989年4月出生,今年29岁,是响当当的年轻人。他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养成的敢作敢为、认真负责的习惯,让他在退伍后的岁月里,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很出色。
  2015年,退伍后的张康乐加入了山东运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恰逢这一年,运恒餐饮打造“运恒原产地、健康零距离”战略,布棋圣海路畔的侯家镇大百户村,实施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张康乐主动请缨到生态园工作。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农业生产经验几乎为“零”的他没有退缩,而是从最基层做起。一片百业待兴的土地和时年26岁的年纪,反而让他斗志昂扬。他下决心一定要让这片光秃秃的土地生机盎然,成为运恒餐饮的坚强大后方。
  在不停地学习和摸索中,张康乐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他吸收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50余人,然后带领大家投身到生态园的建设中。他凭着一股韧劲,一边鼓舞自己,一边鼓舞员工,让园区建设火热进行。2016年到2017年两年内,建成了18栋冬暖大棚,10栋防虫网棚先后拔地而起,数十种农作物在这里“安家落户”,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纯天然无公害的蔬菜、禽畜、果品、粮油等食材,将“舌尖上的安全”贯彻到运恒餐饮和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作为生态园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没有任何不良添加的前提下,张康乐带领食品加工厂的技术人员研究特色醒发工艺,经过反复试验,做出来的胶东特色面食,凭借大气端正的卖相和香甜绵柔的口感,备受全国消费者的好评。2018年春节前后,出现持续爆单的盛况。
  2016年,张康乐还从烟台海阳引入旱稻种植。最初以为种植旱稻简单,但是引入后种植的第一年没有成功,他分析查找原因,于第二年接着实验,可是依旧没有成功。这些都没有让他气馁,找来技术员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最后认定是种植过程中放松了病虫害的防治导致的。张康乐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决计将旱稻种植研究进行到底。
  2017年,张康乐初为人父。在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了之后,他毅然投身工作中。他引领生态园扩产和扩建,新增项目20多个土建工程、10栋冬暖大棚、8栋拱圆大棚、300亩大田喷灌。圣海湖周围休闲观光亭、码头、公厕等相继落成,4个鱼池共计16亩翻新整修,职工餐厅、办公室重新装修,新建高压电房、有机肥发酵厂,他在做好协调货源、安排生产、配送物资等日常工作的同时,还相继申请了11项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认证通过后,运恒蔬菜将凭借名符其实的“身份证”在市场上纵横驰骋。 
  在俯身实干中,张康乐还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着眼于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他先后数次外出学习网络营销,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创下了“老家大蔬”、“黄柿e族”等多个蔬菜品牌,依托“运恒商城”,成功实现生态园绿色蔬菜“走出去”。他经常外出考察,学习新经验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引进撒粪车、拌粪车、棚用铲车、棚用抓车、育苗机、地瓜种植机等多种现代化农用机械,极大地提升了生态园的工作效率,也为每年的春耕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当下,运恒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变化日新月异。与生态园一起成长的,还有这位在田地里抛洒热血和青春的青年。他现在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者。也祝愿他在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赞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