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村口守望,八旬老人终盼得儿归
淄博市救助管理站搭桥,被救助人员李红旭与家人团聚
2018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见面,一家人就拥抱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李洋 摄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李洋 通讯员 吕志远) “咱回家吧?”“回,我再也不出来了。”6日早上6点半,在外流浪8年的李红旭与家人团聚。
  2017年7月29日,临淄义工站的义工们将李红旭送到了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当时,他用浓重的河北口音,自称“李洪学”(音)。但问他家在哪里,就说不上来了。李洪学,李红学,李洪雪,李宏学……这个音的名字,救助工作人员去公安部门,一一进行了查找,但一无所获。随后,他们开始查音相似的名字。终于,在最近查到河北邯郸一名叫“李红旭”的人,长相、年龄和被救助者相似。在当地救助管理部门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李红旭的家人,确认了其身份。
  据了解,李红旭今年53岁,自出生就有智力障碍。其姐姐李杏梅说,自从弟弟走失后,老父亲天天在村口张望。81岁的老人见到儿子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随后,他们拿出了锦旗,送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中,并一再表示着感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