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和棒杀都是毒药
2016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国产电影,目前正同时受困于捧杀和棒杀,两者表现形式看起来相反,结果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捧杀和棒杀如同毒药般在谋杀成长中的国产电影。
  遭受棒杀最猛烈的,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这部讲述人鱼恋的国产动画新作,遭受得最多的指责就是影片主人公是“绿茶婊”,嘲笑影片主人公义无反顾的爱情如同滥俗韩剧。诚然,《大鱼海棠》三角恋的设置过于商业化,弱化了影片对爱情阐述的古典范儿。但是,当满屏皆是“绿茶婊”的辱骂时,你发现评论者还是狭隘了。金钱对当今社会的侵蚀,让这一代人对爱情的理解多了一些功利主义的考量,对于以生命祭奠爱情这种古典范儿,这一代人感到陌生和惶恐,他们已经习惯于玩世不恭地骂别人为“绿茶婊”,这种无所谓式的调侃根源不在某部电影,而在电影之外。好在棒杀并没有打垮《大鱼海棠》,上映10天票房近5亿的成绩,说明对古典爱情的倡导,正对观众做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正在遭受捧杀的,是年轻导演毕赣和他的导演处女作《路边野餐》,这部上映三天全国票房刚过300万的电影,被影评人几乎一致地“交口称赞”,更有影评人称赞这是“年度最佳影片”、“天才之作”。2016年刚刚过半就封一部电影为“年度最佳影片”,且不说时间段上是否合适,仅仅把这样一部小成本文艺片和票房十几亿二十亿的商业大片放在一起比,就知道“年度最佳影片”这样的评价十分业余。就我的观感看,“天才之作”也是过誉了。总体说,这是完成度尚可的一部文艺片,绝非“天才之作”,就连毕赣在接受采访时都说,对《路边野餐》的过誉,真的是捧杀。
  实际上,制造这种现象的是部分不负责任左手棒杀右手捧杀的影评人,为了自身的点击率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误导观众,观众可要睁大了眼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