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做“防拐实验”超半数小朋友被骗
2016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岁女娃月月在幼儿园门口被陌生人轻易拐走,这件事再次给我们的防拐防骗教育敲了警钟。在百度输入“孩子 防拐 实验”等字样,您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的教育部门、警方、媒体或公益组织都在幼儿园或小学进行过“防拐实验”,而结果也常常让人大跌眼镜,几乎次次都是超半数到九成的孩子被拐走。
“人贩子”再次行骗
依然有孩子跟着走

  日前,广州一公益组织在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中班、大班中分别随机抽取60名学生,即共120名幼儿,于早上9点左右由老师带领到学校广场集合。在一个星期以前,志愿者已经对所有学生统一上过宣讲课,播放动画视频、教唱《防拐歌》,并告知孩子下节课会有“情景演练”。
  小朋友在广场排整齐后,老师们纷纷以去洗手间、回教室取教具等借口离开,让他们在原地等候片刻。脱离监管的孩子立刻叽叽喳喳地玩闹起来,而12位来自该校大班年级的家长志愿者也随之行动起来。这些“人贩子”有的拿出小玩具、零食等,引诱孩子们跟他走;有的则直接掏出iPad,说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也有的完全不准备任何道具,声称自己是爸爸妈妈的朋友,过来接他们回家;或者是佯装成迷路者,哀求孩子帮忙引路指路。
  不出片刻,原本排得齐齐整整的队伍变得四分五裂。实验时,在校门口设置了门卫审问关卡,会对想要外出的孩子进行确认,“小朋友,这位叔叔你认识吗?你真的要跟他走吗?”门卫再三问道,却无法消减孩子们对这些陌生人的信任,最后共有60多个孩子上当受骗,心甘情愿地跟着“人贩子”踏出校门。
  实验时长共一个小时。其间,一些早早受骗的孩子被老师领回广场,并告诉他们刚刚是被坏人骗了,要其注意提防。然而,趁老师再次离开的空当,“人贩子”又实施行骗,不少孩子仍旧轻易跟着走。
进行“体验式学习”
对孩子防骗有帮助

  该实验的负责人之一陈海明说,实验测试的结果不免让人担忧,“孩子们心思非常单纯,所以容易轻信他人。”有个志愿者拿出手机说给孩子们拍照,结果有七八个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摆起姿势,拍完后就跟着志愿者出校门。此外,他们在桥头小学抽取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实验,虽然孩子们年龄已有七八岁,但也有过半数上当受骗。“这还是提前上课打了‘预防针’的结果,要是不加强宣传教育,潜在风险可想有多大。”
  尽管实验结果出人意料,但是运用“体验式学习”实景演练,切实增强了孩子们对拐骗案件发生过程、常用技巧的了解程度。在实验当中,一些孩子喊道:“他是骗子!上节课老师教过他们这样是骗小孩的!”并说服其他小伙伴拒绝陌生人;在实验结束以后,也有不少小朋友主动向老师、家长讲述自己刚刚的经历,分享内心感受,“我以后再也不会跟陌生人走了”“不可以贪吃,不可以贪玩,不可以随便帮坏人”。
                     据广州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