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不定时炸弹”拆除了
市一院血管外科成功治愈93岁腹主动脉瘤患者
2016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旭正在为患者手术。
     本报济宁12月13日讯(记者 李倩 康宇 通讯员 周静) 一颗埋藏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爆破手”小心谨慎、分秒必争,最终将“炸弹”成功拆除。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演的真实一幕。8日,医院血管外科成功为93岁高龄的魏大爷实施手术,在90分钟内,一颗小孩儿拳头大小的腹主动脉瘤“炸弹”被成功拆除。
  市民魏大爷今年93岁了,平日里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喜欢到处走走。可是1周前,患者出现莫名的胸腹部不适,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我们给患者做了B超检查,最终确诊为腹主动脉瘤。”血管外科主任王旭说,腹主动脉瘤是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随时有生命危险。“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是动脉壁变性薄弱后的膨胀增粗形成瘤状的不可逆病变,其发展结果是增大、破裂。当瘤体直径增大到5厘米以上时,破裂引起死亡的比例极高,同时存在血栓脱落,出现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严重时导致截肢或死亡。”
  因此,对于腹主动脉瘤患者来说,瘤体直径在5厘米以上均应采取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手术难度大,风险很高,考虑到患者高龄,耐受性较差,在和家属沟通后,决定采用微创治疗,应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的方法,完全隔绝动脉瘤。
  “手术前,我们对老人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控制血压平稳等支持治疗,做好术前准备。”王旭说,医院还组织多科室进行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要快,因为老人耐受力比较差,在全麻状态下手术,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
  8日上午,老人进行了双侧股动脉穿刺覆膜支架置入腹腔内治疗术。手术中,医生发现其肿瘤至少有5厘米长,由于患者年龄高,血管内壁存在严重的钙化以及大量的附壁血栓,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随时会有动脉瘤破裂以及血栓脱落的危险。医生通过输送系统将支架放入病变部位,完成了腹主动脉腔内的隔绝,形成了对动脉壁的保护。
  整个手术历时90分钟,顺利完成。目前老人恢复良好,正在康复中。
 □相关链接               
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患腹主动脉瘤后,多数人无任何症状,有些消瘦患者有腹部跳动感,可自己发现腹部有搏动性肿块,少数病人感觉到脐周或中上腹部、腰背部疼痛,疼痛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也可能会急剧恶化。”王旭提醒,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无症状,病人无意中或在查身体时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因此这类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行主动脉及周围动脉检查,以早期发现和诊断,降低腹主动脉瘤的破裂率和病死率。
  王旭介绍,腹主动脉瘤原则上应作择期手术治疗,对于手术耐受性不佳者应积极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动脉瘤直径较小,观察期采用B超检查,有增大趋势时,即需作出手术治疗的抉择。腹主动脉瘤破裂者,需及时急症手术。
  据了解,腹主动脉瘤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从预防动脉硬化着手,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同时,戒烟戒酒对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的益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